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下半阕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俞平伯认为前面这两句写得很好,既简洁又贴切。没错,这两句的确写得好,“照花前后镜”不是说前后有两面镜子,而是生动描绘了美人头上簪了花饰,在镜前自我欣赏怜爱的情景,愈看愈觉得美丽的花朵与娇艳的容貌相映生辉,前前后后,看来看去。真像纳西塞斯在水边看到了自己的绝代风采,不忍遽去,最后在水滨生了根,化成了水仙。
俞平伯说这两句好,不禁令我联想到汤显祖《牡丹亭》中《惊梦》一折的开头。那情景是写杜丽娘小姐早上起来,宿妆仍残,有着少女莫名的闷怀,“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看看汤显祖是怎么写杜小姐梳妆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阳光轻轻柔柔,闪闪烁烁,在微风中袅袅飘荡过安闲的庭院,摇漾着如丝似缕的春意。这段背景描绘颇似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只是温写的是比较封闭的香闺,而汤显祖笔下的庭院比较开阔,有着更多的阳光、微风与春天的气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在汤的笔下就变得更为生动,而且多了戏剧化的动作与心理层次。杜丽娘在菱花镜前看一看、停一停,整整“艳晶晶花簪八宝填”,不禁自我陶醉了。蓦然感到菱花镜好像是个人,偷窥她在梳妆,在镜中偷摄了她的美貌,而且挑逗她的云鬓秀发,连梳好的发髻都偏了。这里有着更多少女怀春的娇美情态,呈现的手法也细腻得多。
俞平伯是拍曲名家,尤爱汤显祖的《牡丹亭》。他特别赞赏温庭筠的两句词,是不是下意识中有着杜丽娘梳妆的影子呢?
且不去猜前辈学人解释古典诗词的心理过程,因为牵扯到诠释学的认知与体会问题,说来话长。我只想建议,去看看昆曲《惊梦》的演出吧,有助于体会古诗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