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卢福坦想当总书记(2)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作者:叶永烈


这么一来,周恩来不想当,王明不敢当,剩下的人选便是卢福坦了。

卢福坦其人,实在知名度太差,现今的读者几乎很少听说过这一名字。他当时在中共党内的知名度也很有限,以至在中共“六大”的中央委员名单上,他被写成“鲁福坦”!

此时,卢福坦却十分“勇敢”,明确表示想当总书记!

卢福坦是何等人物?他是山东淄博市人,工人出身,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他作为山东省代表,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正遇上过分强调工人成分,于是他不仅被选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一下子进入中共高层。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他成了政治局委员。[1] 见《中共中央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电》(1931年2月22日)。

王明跟卢福坦没有很深的关系,他不愿让此人出任总书记。他早已选好了接班人——博古!

博古跟他一起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同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人物,回国后一起反对过立三路线,一起反对瞿秋白……博古成了他最亲密、最可信任的伙伴。

不过,即便在米夫、王明控制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博古也未能得以进入中央委员之列。

博古的党内地位比卢福坦要低得多,一下子使博古成为总书记,显然不孚众望。王明的最后抉择是让总书记一职空缺,而指定博古负总的责任。这样,一旦他有机会从苏联回国,便可担任总书记。

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的原始记录,有关当事人的谈话,透露了中共中央当年如何“婉拒”了卢福坦想当总书记的要求:

张闻天于1943年12月16日在自述材料中说,王明、周恩来决定离开上海时,提出新中央的名单,“当时卢福坦想当总书记,所以我记得当时特别提到无总书记问题”[1]。

周恩来于1943年11月27日在政治局会议上谈及:“在分配工作时,曾向卢福坦解释不设总书记。”[2]

由王明提出,经共产国际东方部批准,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由六人组成,即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其中常委三人,即博古、张闻天、卢福坦,由博古负总责。

这么一来,不是中共中央委员的博古和张闻天,一下子被擢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的常委,而且排名于原政治局委员卢福坦之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