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价格”时代到来
当1990年下半年CPI上升突破6%时,美联储声称除了因科威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飙升外,其他一切正常。但其实除了原油价格部分符合实际情况外,这一说法完全误导了市场。在随后的几年里,美联储声称已经把海湾战争所造成的偶发通胀因素成功降服,因此,其货币超发政策与抑制通胀的目的完全相得益彰。
但这绝对是欺骗:事实的真相是“中国价格”把可贸易商品的通胀因素,完全从CPI中挤压出来,使得CPI可以消化由美联储货币超发所导致的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因此,华尔街获得了货币流动性,在伊寇斯大楼的货币政策集权计划管理者则同时声称取得了抑制通胀的胜利。
与格林斯潘第一任期内4.6%的CPI相比,在随后的12年里,CPI的上涨速度的确下降到每年2.6%。但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实际上从来没有得到缓解,而是隐藏在组成CPI的不同价格篮子里。
例如,在1991~2003年,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没有任何净增长,而一些全进口商品的价格,如鞋类和服装,实际上下降了。与此相比,完全代表着美国国内生产的服务类价格指数则在这12年里上升了将近3.5%。
很明显,表明上看似良性的通胀不是由于美联储的政策所导致的,而是“中国价格”所造成的。反映了巨大的工资通缩的进口消费品从亚洲各国涌向美国市场,打压了整体CPI。事实上,美联储的政策导致可贸易商品行业转移到海外,这样就调整出了美国国内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空间。
在面临来自东亚各国的廉价商品冲击的时候,稳健货币政策可以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它可以促使国内价格和工资的下降,以保持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和缩减贸易账户的赤字。
但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实行了掏空美国经济的政策,把货币通胀从CPI转移至股市,引发标普500指数大幅上涨。正如在华尔街引爆了破坏性的牛市狂潮一样,这一政策也使美国整体经济遭受巨大损害。
泡沫盲区:为什么高成长公司不得不倒闭
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在1991年经济衰退结束后,新一轮的股市周期爆发出强劲的上涨动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了2000年股市暴跌成为残酷现实时,一夜暴富的投机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华尔街和整个美国社会中。总之,标普500指数在18年里上涨了本要半个世纪才能够实现的上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