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学会脚踏实地,再追求飞檐走壁(1)

年轻可以一无所有 作者:薛涌


互联网、社交媒体,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众多成长的机会。但是,没有副作用的技术进步是非常罕见的,网络也不例外。

在我看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年轻一代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在网络崛起以前完成了成长期的人,往往还能用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来识破这种虚拟世界的幻觉成分。但是,跟着互联网和移动式通讯技术一起长大的一代,则容易失去这样的参照,误把虚拟当现实。如果对这种虚拟世界全无抵抗力,就会造成心灵的残缺,最终丧失了成长的能力。

简而言之,这种虚拟世界有两个重要面向:一是创造出一系列的大V作为生活的样板。在过去,对名流或成功人士,大家只能仰视,他们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因为那些人物全是媒体报道的。而传统媒体总是单向传播,它说你听,选择很少。如今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不仅增加了传媒的丰富性,而且是互动的,你可以发出声音,甚至可以和一些过去高不可及的大人物互动。这使得大V们似乎离你很近,甚至像你身边的朋友,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许多年轻人在潜意识中,便以这些大V作为自己生活的样板。另外,虚拟世界创造了虚拟的时间,生活中的一切似乎发生得都非常快,非常戏剧性,仿佛整个生命过程能用一条微博来概括。如果陷入这种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在生活中就会碰壁。

我自己在微博上和年轻网友互动时,就频频有这种经历。比如,当我回答某些网友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时,突然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跳出来:“你混到50多岁,不过是在美国一个野鸡大学当助理,有什么脸在这里误人子弟?”当然,网上愤青多得是,不应该拿这么一两条微博大做文章。不过,这并非一两条,而是形成一种话语模式,在年轻人中有市场才可能重复。另外,确实有海外的“高级经济学家”,在中国报纸上撰写财经评论的人,也加入了这些愤青的行列:“我认识的经济学或商学的教授比你工资高两三倍,有种晒晒你的工资单!”总之,你不“大”到一定程度,就没有资格在这里误人子弟。这就是大V们塑造的生活样板。

记得我上中学时,还是在“文革”后期,到处在批判“白专道路”。可是,在“学工”时,我们这些孩子偶尔也能听到师傅们谈论厂里的某某上海老八级工。八级工是当时最高级别的工人了。1949年后许多上海技工被派往全国各地,传播工业化所必需的技术,其中许多人被派到北京,其手艺之精湛被越传越神。到“文革”时,这种手艺成了政治包袱,“白专”的典型。不过,许多红卫兵年龄的小年轻,一听这种八级工,心里还是暗暗叹服,有机会愿意偷偷地向他们学习些人生智慧和谋生技能。不管政治气氛如何,一个能凭自己手艺干活的人,还算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是许多年轻人的典范。

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中,一个技工怎么有资格教训人?只有乔布斯才配当大家的导师呀!而且,这种乔布斯,是被虚拟世界不停地添油加醋、不停地虚拟神化后的乔布斯。大家都在想象这样的生活,而且也都希望能以发短信式的速度达到这样的戏剧高潮。也怪不得,当今被网络炒红的词汇,除了“屌丝”外,还有一个“意淫”。

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碰不到一个乔布斯,倒是更可能碰到一位八级工。我们小时候,在北京碰到一位上海老师傅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有这么一个人给你些教导就很幸运了。以这样的人当榜样来生活,目标更实际些,也更容易获得满足感。网上总是充斥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之类的忽悠。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八级工那样的成就,否则这种人就不那么珍贵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