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八年过去,到现在,小丁都洗脱不了自己家族中“异类”的名声,每每过年返家,亲戚便会在他背后充满惋惜地嚼舌,父母也会轻轻透出一声叹息。在这八年每当遇到不顺、低潮的时候,小丁也会偶尔质疑自己,如果当初没有转行会如何,但是犹豫就像一个轻巧的泡沫,刚一出现就爆了,“我知道,如果自己没有转行,可能就不是懊悔一下而已,可能35岁后,天天在酒吧买醉。”
小丁说出了一个真相。我确实接触过一些前辈,35岁后,只能在酒吧买醉。当别人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轻易就能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他们却如同一辆笨重的汽车,需要耗很多很多的油,才能勉强前进一些。激情离他们越来越远,只有酒精能维持片刻的亢奋。
这当然和中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有关。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大学生正式进入社会前,有许多反复确认自己兴趣、再进行选择的机会。但是在国内,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却要在涉世未深的情况下,刚刚应付完高考后就做出自己的决定,往往一个专业选择,就赌下了许多人的未来。
其实那些学生哪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职业呢?他们所看到的职业范例多半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一个做公务员,一个做会计的话,他们大概只能判断自己想做或者不想做公务员、会计。而且中国的职业选择本来就没有西方多,对不同职业的包容度也没有西方大,虽然大家常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是在国外收入很高的水电工、货车司机这类职业,在中国是被列在最底层的。像是画家这类的艺术工作,也是到了最近两年,当代艺术品被拍出高价,才从大家的印象中归为能养活自己的行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很难依循本性做出选择,往往是什么热门就报考什么罢了。如此,大学四年下来,选对了专业还好,一旦选错了专业便等于把人生中最适合学习的岁月打了水漂。
无论在美国也好,英国也罢,大学前两年都是通识教育,并不急着决定主修课程,而是人文、社会、自然科学都要涉及。而且,这些学问不是死的,是活生生的与时代紧密相连的学问,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问题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到了大三大四选择专业的时候,那些觉得兴趣尚不固定的年轻人甚至会休学,到世界各地旅游或者进公司实习,以便确认自己的志向。就算选择错误,换个专业也不是难事,而不是像国内一样,与孩子的一生相比,好像学籍管理和行政人员的工作便利更为重要。
一个人终其一生,要经历太多苦难,承担太多责任,趁你还年轻的时候,在很多机会大门为你而开的时候,在一切归于宁静之前,一两次率性地只为自己做选择吧!
他们自己是知足而又尽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