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视觉悬崖”的实验极为有趣,已经被复制成很多不同的版本,它展示了婴儿是如何依靠从母亲那里接收到的信号并对它们做出反应的。能够爬行的婴儿被放在一个工作台上,工作台的一半是硬面,一半是透明的树脂玻璃,母亲站在工作台离婴儿较远的一侧,但婴儿能够看到母亲。一旦婴儿爬到树脂玻璃的边缘,就会看到前面像“悬崖”一样(毕竟婴儿不知道树脂玻璃的奇妙之处)。婴儿会在爬行中突然停止,抬头仔细看母亲的脸,等待答案:安全还是危险?继续爬还是停止?多亏了边缘脑和进化,让婴儿有了阅读母亲表情的能力,不管这种“悬崖”看上去如何,母亲的一个微笑都会让婴儿继续爬行。但是,如果母亲表现出否定的样子,婴儿的反应将会完全不同。
在由詹姆斯?索斯等人进行的一次“视觉悬崖”实验中,他们指导母亲做出快乐或害怕的表情。当看到母亲一脸害怕的表情时,没有一个婴儿爬过“悬崖”,大多数都退回了他们爬行的起点位置。接着,母亲假装露出有趣或生气的表情。在有趣表情的暗示下,大多数婴儿爬过了“悬崖”。当母亲的脸上看上去是生气的表情时,18 个婴儿中只有2 个向前爬行。当母亲脸上是悲伤的表情时,只有6 个婴儿爬过了“悬崖”。请记住,母亲脸上害怕的表情阻止了所有婴儿向前爬行。
婴幼儿通过与最初照管人之间的联系,学会了调节他们的情感和行动。一切从育儿室开始。正因如此,其他研究指出婴儿探索和开阔视野的能力,都与他是安全依恋型(或不安全依恋型)有关,并且这种倾向会在其整个成年期保持不变。
艾略特和里斯假定安全依恋型的成年人会把达到目标看成是一种积极的挑战,而且这处挑战会让他们感觉自己能力很强。此外,研究人员指出:对于任务无法完成的可能性,这些成年人能够相对平静地对待。同时,正如研究人员指出的那样,不安全依恋型的成年人视达成目标为一种可能的威胁,因为其中存在失败的可能,并且他们会“出于自我保护而做出避免显得自己无能的行为”。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测算了浪漫关系中的依恋程度,50% 的实验对象是安全依恋型,30% 的实验对象是回避依恋型,20% 的实验对象为焦虑或矛盾依恋型。之后,实验对象完成了一份达成目标调查问卷,问卷通过让实验对象对特定主题表明同意或不同意,评估他们的态度是接近还是回避。例如,“对我来说,尽可能透彻地理解内容是很重要的”(掌握—接近型),“对我而言,重要的是在这个班里我比其他人成绩好”(成绩—接近型),“我只想在这个班里避免自己表现得不好”(成绩—回避型)。实验对象还列出了8 项个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