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企业需时时提防“大企业病”(2)

我的企业观 作者:宋志平


10 年前中国建材集团的企业机制不适应市场,打了败仗,成了失败者。但是中国建材集团痛定思痛,面向市场,经过10 年的奋斗,收入和利润都增长了100 倍,跻身世界500 强企业行列,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但是,成功容易滋生骄傲、懒惰、享乐等情绪,这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一旦得了“大企业病”,企业就会如“帕金森定律”所描述的那样,机构像金字塔,层级不断增多,高度不断增加,人员不断膨胀,运作程序越来越复杂, 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什么事情都是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负责任,谁都不愿意出力。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企业的步子越来越沉重,员工越来越没有朝气和活力,上下乱成一锅粥,最后轰然倒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不少企业都曾经辉煌过,但很快又消失了,问题大多在于“大企业病”。

所以,围绕预防“大企业病”的问题,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坚持“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的原则。在机构精简方面,强化扁平化管理,以“准四级”为限,压缩企业层级,除股份公司由于下设南方水泥等特大型企业可以宽限至四级外,其他所有子企业均以三级为限,不得再向下延伸; 同一层级上的机构设置,能合并的尽量合并,使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的内生发展动力。

在精干队伍方面,集团总部的人数严格控制在100 人左右,总部以下采取“五三三”定员,即股份公司50 人,南方水泥、北方水泥等平台公司30 人,日产5 000 吨的水泥生产线按国际标准定员300 人,并且都不得超员。

企业的成长是有周期的,总会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长到一定阶段就会成熟,成熟是件好事,但成熟之后,却很容易衰老得病。大企业,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事事责任到人,用数字说话,集约化经营,严防“大企业病”。

尽管中国建材集团这几年的经营业绩不错,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实现了逆势增长,但在集团公司的年会上,我更多的不是“唱赞歌”,而是 “敲警钟”。我告诉大家,在通往“做强做优”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仍需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