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农民,他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手中买了一块地。但买地时已经是5月下旬了,先前土地的主人在早春时分没有播种,只种了些蔬菜。那个农民买地以后,他的左邻右舍都说:“春天早已过去了,来不及再耕种粮食了,只能再种些蔬菜。”但是那位农民是个极具判断力、善于思考的人,他认为,如果种晚熟的谷类目前还不算迟。因此,他就按照自己的主意去做,把那块田耕得好好的,播了些晚熟的种子,之后又悉心照料。
后来,他竟然获得了很丰盛的收获,甚至比早春时播种的邻居收成还要好。
这个例子对于做人也有深刻的启示,如果你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要决心补救早年的失学,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人都会对你有所助益,会使你增加一些知识与经验。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印刷工,他会告诉你很多印刷的技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泥水匠,他会告诉你关于建筑的方法;如果你遇到一个农民,他会教给你种种农业知识。
知识广博的唯一条件就是从各种可能的途径吸取知识。那些能通过各种途径吸取知识的人、从他人的知识中获益的人,能使自己的学识更为广博和深刻,使自己的胸襟更开阔,使自己的趣味更广泛,也更能使自己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部分人都有过分重视大学教育的心理,而那些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更是如此。那些因家境困难或身体状况不佳而不能升入大学的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认为这是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缺陷。他们甚至以为,不管自己以后如何自学都于事无补,无法达到与大学教育同等程度的教育水平,他们以为通过自修得来的学识总是有限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世上有许多负有盛名的学者从没有进过什么大学,甚至有许多人连中学的大门都没有跨进过呢!
我认识一位连小学教育也没有完成的年轻人,但是他由于阅读了许多历史著作和名人传记,后来竟成了一位历史学家。很多遇见他的人都对他的学问赞不绝口,都以为他受过高深的学校教育。他勤于自学、博览群书,虽然他并不精通文法上的条条框框,但他的英文却极好。由于他多年浸淫于众多名家著作之中,于是在无形中就养成了一种极优美的写作风格。
靠着自修,他竟拥有如此的成绩,在当时实属罕见。并且,今日之出版界有更好的书籍,相当多的书籍可供自修之用,有志上进的人不是有更多的机会了吗?
如果你能利用空闲的时间,去选读函授学校的课程,也能获得很好的教育。有许多早年失学的人,到了晚年还去选读函授学校的课程,通过这一方式获得了种种知识,帮助他们的事业成功。
大多数不幸的成年人认为,一旦过了最宝贵的青年时期便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一到晚年则更不能再去求学了。
其实不然,人们实际上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只要能寻求机会,能利用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努力进修,全神贯注来摄取知识,那就完全可以补救青少年时期的失学,甚至能使自己学富五车。
其实,在整个一生中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到了壮年以后,在很多方面的学习甚至比年轻时更有利,因为他有更多的经验,具有更好的判断力,更是因为他知道光阴的宝贵,更喜于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
有许多人在学校时少壮不努力,从书本知识中竟得不到多少教益。但是到了中年以后,为了要补救知识上的缺憾,他便开始努力用功,结果竟然也会有惊人的成就。
更进一步说,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间,而我们所置身其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大学校。我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到的事、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大学校里最好的学习资料。只要开放自己的耳目,那我们在每一天、每一分钟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吸收很好的知识。然后,在空闲时间里,把吸收来的学识反复思考、反复咀嚼,就可以将那些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为更精湛、更有意义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