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现年四十岁左右,他是1820—1850年在位的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前任咸丰皇帝的幼弟,现在在位的同治皇帝的叔叔。在1860年以前,他几乎不为紫禁城以外的人所知;不过当皇上从圆明园仓皇出逃,正是他走上前台,会见外国公使并缔结了和平协议。他掌握着民政与军事各项委任大权,是军机处最重要的成员——那是一个类似于我们的内阁的机构。他处事决断、态度开明,并且有着相当开放的思维,因而被公认为朝中改革派大臣的领袖。
在他的各项公职之外,恭亲王,正如他的封号所表明的那样,是中国贵族阶层里最高等级的一员。为了避免误解,请读者允许我们在此做一些解释。从远古时候起中国就实行五级的爵位制,分封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这些封号的权益可以传给男性继承人,但继承人并不是直接承袭爵位,而是重新赐封。而实际上,作为一种惯例,继承人承袭的封号总是低于他的前辈。因此借用我们的体制来解释,就是一个公爵的爵位传过五代之后,就缩水成准男爵了。
统治中国的满族人,或者确切地说,那些拥有皇室血统、能称得上是皇族的人,拥有超过十八个高低不等的贵族次第。爵位的获得相对容易,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古老的系统,逐代衰减,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受封者的特殊地位能确保他的封号世袭罔替。
恭亲王在1865年获得了这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