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从张良的故事谈起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作者:吕世浩


历史该怎么读?──实例示范

前面谈了那么多如何学历史的方法,各位一定会有疑问:“道理说得很好,但为何我实际读历史书时,还是看不出门道在哪里呢?”

历史学不讲空话,下面我就先从“圯上纳履”的故事开始。

有许多人听到这里,一定会说:“圯上纳履?这不就是张良帮老人家穿鞋子的故事吗?我从小就听过了。”

那么请问你,“圯上纳履”的故事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张良是汉高祖刘邦时智慧的代表,老人家叫黄石公,是张良的老师,当然也是智慧的代表。这两个人相遇的故事,自然也是一个智慧的故事。既然是一个智慧的故事,它里面必然隐藏了某些被两千多年来无数聪明才智之士所传颂所喜爱的道理。

我讲这些想表达什么呢?就是告诉各位,张良的故事绝对不是只为了告诉你,对老人家要有礼貌和约会不要迟到。如果张良的这个故事,目的只是为了告诉你这两点,那我必须说,这个故事所含的智慧也未免太浅薄了。

中国人的智慧没有这么浅薄,从这个故事我将带各位来认识什么叫作历史中的智慧,什么叫作中国人的智慧。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故事的开头是这样说的: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张良曾经在有空闲的时候,从容漫步游览在下邳的桥上。”太史公将人、事、地、物写得如此详细是有意义的,历史上任何东西都不能脱离时空脉络,更不能脱离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读这段话的时候必然要追问,此时的张良处在他一生之中什么样的时间点呢?

各位要注意,就在张良从容步游下邳圯上的这一刻之前,刚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秦始皇是天下的皇帝,是当时中国人已知文明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张良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那一年张良才二十岁左右啊,跟今天许多大学生是一样的岁数。

张良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这要从他的家庭背景说起,张良出身于韩国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亲曾经担任五代韩王的宰相。各位想一想,在那个时代父子做过五代韩王的宰相,那家中能够有钱到什么地步!

简单地说,张良是当时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如果按照他原本应有的人生轨迹,他应该能够一生安享荣华富贵,并在适当时机接续他父祖的事业,成为下一任韩国的宰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年轻时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局,那就是秦国灭了韩国。

虽然韩国亡了,但秦国并没有没收张家的财产。对张良来说,他还是可以靠父祖累积下来十辈子也吃不完的财富,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但当时身为热血青年的他,就在国家灭亡的那一刻,立下了一个心愿:他要灭亡秦国,为韩国报仇。

各位要想一想,张良如果不这么做,一样可以安享荣华富贵终生,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秦国是当时天下第一强国,拥有万里江山、百万雄兵,名臣良将不计其数,始皇更是不世出的雄主。张良无兵无将,就凭着赤手空拳,居然想灭秦,难道是傻了还是疯了吗?

不,张良既不傻,他也没有疯。他只是觉得张家世世代代的富贵都从韩国而来,韩国灭亡了,别人可以无动于衷,但张良不能无动于衷。如果连世受国恩的张家,在国家灭亡时都装作没事一般,那他又怎么对得起韩国对他的恩惠?于是他当下就决定,他要散尽家财来求取刺客,要杀了秦始皇为韩国报仇。

最后张良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当然如同各位熟知的结局,这个刺杀行动是失败的。张良雇用大力士攻击秦始皇的车队,但丢出去的大铁锤误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暴怒的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结果张良居然逃过了一劫,跑到了下邳。

张良为何能够死里逃生?我个人的推测,应该跟张良的长相有关。太史公曾经看过张良的画像,他表示张良的长相犹如“妇人好女”。好女就是美女,男人长得像女人不稀奇,但长得像美女那就很稀奇了。所以我猜想当时缉捕的官兵,大概一百个人里面就算抓了九十九个,都觉得这个娇弱的年轻人绝不可能是刺客,因此张良逃过了一劫。

按照常理推论,一个人在做完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全天下都在通缉他的时候,通常都会惊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友人的庇护下不敢出来。结果在这一刻,各位看看他的神态,居然是在大街上“从容步游”!这孩子绝非常人,由此可见一斑。

他“绝非常人”之处在哪里呢?在他的“胆”。没有胆的人,怎么敢去刺杀秦始皇呢?但这时胆气过人的他,现在已是家财散尽,刺杀也失败了,已经一无所有。此时的张良,想必不会在思考晚餐该吃什么,而是在思索他的下一步该怎么办。

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已经失败了,他的家财已经散尽了,他现在没有钱也没有力量了。但张良仍不愿意放弃他的志向,他还想为韩国报仇,那么下一步他该怎么办?

我们读这段文字,除了看张良处变不惊的胆气,最重要的是想这一刻他在思索什么。我要各位做的就是这件事,前面教各位,吕祖谦怎么读历史,左宗棠怎么读历史,现在就把那个方法用上。

这一刻,请把书合起来。想象你就是张良,你该怎么办?

好,我们现在想过了之后,再把书打开来。

故事的第一个道理

不用担心,你刚才想的事情在以后都没有应验,只是为了帮助各位了解张良的心境。因为接下来张良就要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他将会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

每一个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命运转折的机会。人跟人的成就差别,就在于能不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从此一飞冲天;有的人没抓住,从此就只好自怨怀才不遇,蹉跎一生。

那么,张良又是如何呢?我们看他遇到了谁。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有一位老人家,朝着张良走了过来。为什么这里强调他“衣褐”呢?因为古代衣服的颜色与质地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穿着褐衣的多半是低下阶层之人。像这样的一个人,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可是你们看看,这一段怎么写这位老父。

“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老父在张良面前,直接让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去。

这里要细心揣摩。我问各位,从“至良所”这三个字来推断,各位认为老父和张良是偶遇,还是老父故意有目的而来的?

聪明的朋友从“至良所”三个字就知道,至少在太史公的认知之中,老父是有意而来的。而从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来印证,他也确实是有意而来的。

老父让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以后,回头跟张良说:“小子,到桥下面帮我把鞋子捡上来!”

一个穿着很穷酸的老人家,当着你的面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叫你去捡鞋子,你会怎么做呢?

注意哦!这一刻,赶快再把书合起来。想象你就是张良,你该怎么办?

我们现在把书打开来,看看张良会怎么做。下面这六个字,绝对出乎各位意料。

良愕然,欲殴之。

张良当场觉得十分惊愕,想揍这位老人家一顿。

我每次读这一段都很想大笑,这才像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血气方刚的表现。从这个表现来看,张良就算再优秀,其实还是没有脱离年轻人的习性。

为什么呢?因为胆气够的年轻人,通常很难忍耐自己的血性,这样的人才会去刺杀秦始皇。

但是,张良有没有打他呢?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没有打。

人都有感情,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用感情控制理智,还是用理智控制感情。不要急,在后面我们还会花很多时间讲这一点,因为这和人的成就很有关系。

“为其老,强忍”,看到没有,因为这个老头子实在太老了,张良怕一拳打下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他现在还是被天下通缉的状态,能不惹麻烦就不要惹麻烦。张良忍下来了没有?忍下来了。可是你看这史书上写的,他是“强忍”。他不是自然而然忍下来,是强行让自己忍下来。他不但忍下来,还下去帮老父把鞋子捡上来,这就难能可贵了。

但老父的反应是什么呢?

是说“谢谢”吗?不是。

父曰:“履我!”

老父接下来说的是:“帮我把鞋子穿上!”

你看这句话讲得多不客气,不但没有道谢,还要张良帮他穿鞋。

合上书,想想如果你是张良,你该如何反应?

想清楚了后,打开书。

你们注意看,下面这一步才显示出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之处。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注意最后这一句,“履之”还不够,张良“跪履之”,“跪履之”还不够,张良“长跪履之”。

这想表达什么呢?太史公透过张良这个动作,看出他终于明白了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就是“忍”。

但只是明白了“忍”还不够,张良不只是忍。注意“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就是告诉你:

人生要么不忍,既然已经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长跪履之”就是在讲“一忍到底”这件事情,因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让人看出你是强忍,你的忍半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下面我会解释。

张良做出“长跪履之”这样令人吃惊的动作,老父又会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父直接伸出脚,就坦然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接着立刻大笑离开。

我们来看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

良殊大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间,特别是高手跟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于语言文字的。形于语言文字靠长篇大论讲道理,在中国传统思想来看,那都是低层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往往三言两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举这个例子来说,老父要张良帮他穿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我见你的面,我先要惊你,让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物。

张良“下取履”“因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动,因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惊。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惊张良。我们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良殊大惊”!

你看谁赢了谁输了?双方这样三言两语几个动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后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老父大获全胜。

你看张良接下来的反应。

随目之。

眼睛跟着老父的身影走,可见张良此时已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老父离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以后,又回来了。读中国书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在文字背后,所以才叫“从无字处读书”,你要懂得文字表面没有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在这个范例中,我请问各位:“此时张良还在不在原地?”

当然还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气说话吗?你从张良还在原地这件事情,就知道张良预料到老父一定会回来。不然他没走,难道是因为老父掉了钱,所以踩住钱不愿意离开吗?

而老父会回来,是不是也知道张良会在原地等着他。你从两人的这个动作就知道,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双方等级相同,在历史上才能构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会变成笑话。

好,老父回来了以后说什么呢?他说“孺子可教矣”!既然说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张良什么。就从刚才那些动作,张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这里,各位一定会问:“这能叫作教吗?”

这当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像我现在做的这种,一字一句讲解长篇大论才叫教育。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严格来说,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讲的是“点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你的水平够,你的悟性够,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远只能在上层最精英的人之间传递,儒家则是什么人都可以教,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够只把中国的文化就看成只有儒家,在张良之前,中国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积,绝不是只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面怎么说:“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就是等五天之后,天都已经亮了的时候,和我相会在这个地方。

如果你是张良,听到老父这么说,你会怎么反应?

良因怪之,跪曰:“诺。”

张良为什么“怪之”?因为他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这是高等级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应了。中国古代的人讲话文雅,秦汉人答应人不会说“是”,而会说“诺”;称赞一件事情不会说“好”,而会说“善”,这是古人讲话的方式。

老父教会了张良“忍”,这在苏轼《留侯论》中就已谈过,但他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光只有“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忍”到底为了什么?没有目的地忍耐,和缩头乌龟有何不同?

事实上,老父教张良的还有第二个道理。

故事的第二个道理

我们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这里先把后面这段全部看一遍,再问各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这个故事其实各位都很熟悉,我要问的问题是:

在上面这段文字中,最关键的是哪几个字?

读一本书或读一篇文章,想要知道自己读懂了没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这一篇文字中找出它最关键的概念是什么?在刚才的这一段短文之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什么?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才叫真的读懂了,如果你还是不明白,那就没读懂。

我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发现了,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先”与“后”。如果说得更精练,其实就是争“先”。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问:“先与后重要吗?”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你们看后文就会知道,老父最后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因此可以知道他是要教张良兵法。

而兵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与“后”两个字。“制人”与“受制于人”,相去有天壤之别,在兵法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东西了。

老父就是借跟张良约会这个事情,来点化他什么叫作“先”,什么叫作“后”。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说:“哦,我们都懂了,原来就是要教张良‘先’的道理。”

说真话,这样恐怕还是没懂。我说过这门课程的重点在于“思辨”,所以各位不要看到什么,就只是记忆下来,而是要接着往下想。

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想,只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不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大家听我说“先”与“后”,好像都明白了,那请问各位:

什么是先?

有的人会回答:“先,就是比人家早。”这答案说得也没有错,但是你想比人家早,人家难道不想比你早吗?你怎么才能确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如果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那不过就是“相对的先”。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作“绝对的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你看老父和张良约会的这段文字里面,天已经全亮时,他去约会的地方,老父已经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于是再约五日后早会,却没有指定时刻。五天以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去了。如果各位是都市的孩子,大概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农村的孩子,就会知道鸡叫的时候,其实天还没有亮,还是黑夜的状态。

这次张良天还没亮就去了,结果老父又先在,再次生气地说:“后,何也?”

如果你是张良,你已经跟人约会两次了,人家都比你更“先”。试问:

你要怎么样才能在第三次交手之中,占住那个“绝对的先”?

先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把书打开来看。

“五日,良夜未半往。”“夜未半”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约定五天以后见,我在第四天的晚上十二点以前就到了。

两人约定的是第五天,张良在第五天还没有来临之前就先到了,怎么样也不能算迟到。就算老父先到,已经不能够指责他不守约定了,此时的张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但“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绝对的先”吗?当然不是,这只能叫作“不后”。

把一切主客观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算到无可再算,做出万全准备,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不是“绝对的先”,但已经是“绝对不后”,这就是第一步。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敌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虽然是第一步,但这一步非常重要。自己都没准备好,你如何能够抢“先”呢?

到底什么是“绝对的先”?

出乎对方意料,就是“绝对的先”。

你准备,人家也准备;你计算,人家也计算。我以前讲《孙子兵法》,最喜欢问同学的就是:“你读《孙子兵法》,你的对手难道不读《孙子兵法》吗?”

举例来说,孙子说:敌军“半济而击之”,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攻击他。什么叫作思辨?你读这句话就要马上想:《孙子兵法》又不是秘密,敌人也熟读《孙子兵法》,为什么会笨到半渡来给你打呢?

敌人半渡,必然是因为你设下了一个环境,让他以为他半渡不会被攻击。而你出乎意料去攻击他,因此才能获胜。

如何设计这样的环境,这就是所谓奇正之用。我们必须先用“正”来准备,准备到不能再准备,计算到不能再计算,确保自己的不败,接下来就要出“奇”。

为什么要出奇?因为“出奇”才能“制胜”。

顺带提一句,以前有同学问我:“老师,我生在这么和平的时代,为什么需要学兵法呢?你又为什么需要教兵法呢?”

恐怕是需要的。因为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就要争,只要有争就是战场。

所以易经在“需”卦之后就接“讼”卦,“讼”卦之后就接“师”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各位从小就听过“考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对吧?处处都是战场,有战场就得用兵法,兵法不只是用在军队之间的战争,人跟人之间只要有竞争就需要兵法。

或许有人会说:“有所求就需要用兵法,但我此生无所求。”

如果你真的无所求,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基本上不用来看这本书,因为我这本书是写给人类看的。

既然想要求胜,就必须占住“绝对的先”,也就是要出乎对方意料。从这个故事中的“有顷,父亦来”,就证明老父是接近夜半的时候才来,结果出乎他意料的是,张良第五天没到就来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叫“绝对的先”。兵法必须这么用,老父要告诉张良的就是这一点,而张良也明白了这一点。

如果有朋友接下来会问:“怎么样才能出乎对方的意料呢?”

那么恭喜各位,学习历史你真的开始入门了。

这本书跟过去许多历史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会不断地发问,要各位不断地进行思考。绝不能只是背下答案,就以为自己学会了。

老父要教张良的,其实只有两个道理,就是“忍”和“先”。前人如苏轼或许提到了“忍”,却没有提到“先”;更不明白“忍”和“先”这两个道理其实是一体的,需要互相运用。

《孙子兵法》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始如处女”是一个比喻,古人用没有出嫁的女孩子来比喻天下最柔弱的人,对谁都没有威胁。正因没有威胁,敌人才能不防备,放心地把门打开,这就是“忍”。

可是在敌人把门打开那一刻,你“后如脱兔”攻了进去,古人用飞奔出去的狡兔来形容动作之迅疾。于是敌人来不及把门关上来抵御你,这就是“先”。

唯有“忍”,才能让敌人失去防备。敌人没有防备,你才能出乎对方意料,才能占住“先”来出奇制胜。老父教张良的,正是这两个道理。

老父为什么要教张良这两个道理?

论胆气,张良敢去刺杀秦始皇,那绝对没有问题。论才智,张良本身就聪明,所受的更是当时第一流的教育。但很可惜,张良不明白“忍”和“先”的道理,所以失败了。

为什么要忍?忍是为了等待最好的时机。

“花开有时谢有时”,历史就是讲“时”与“变”的学问,万事都有时机,你必须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做最适合的事情。时机不到,你只能忍耐。如果不能忍耐,过早暴露你的意图,敌人就会防备你,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只有“忍”,你才能够去抢那个绝对的“先”,这就是兵法的道理。

当然,或许各位会问我:“这是你个人的理解,有根据吗?”

当然有,历史学不讲空话。我举一个例子为证,让各位明白什么是“忍”和“先”的道理。

刘邦为何能取得天下?关键就在他先入关中。刘邦为什么能先入关中呢?这就和张良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地说,真正灭亡秦朝的其实是项羽,项羽带着楚军在巨鹿之战打败了秦的主力军队,所以秦才会这样轻易灭亡。而刘邦则是趁项羽在巨鹿决战时,从秦的南门武关,偷偷地溜了进去。

刘邦是怎么溜进去的?难道秦在南边没有守备吗?当然有。

刘邦当时带了不多的军队,张良跟在他身边。他要抢先入关,可是秦朝有守将也有军队。刘邦本来打算硬拼,可是张良却劝刘邦:“我听说秦的守将是市场屠夫的儿子,这种出身的人容易动之以利,你先虚张声势,让他误以为我们军队众多,再用财宝去收买他。”

刘邦听了很高兴,就照张良说的做,而守将果然答应叛秦。刘邦正觉得这个事情已成定局,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时候,张良却告诉刘邦:“不行,立刻攻击他们!”

刘邦大惊说:“不对啊,我们不是刚贿赂了守将吗?守将也答应叛秦,为什么还要进攻呢?”

张良就告诉刘邦:“守将叛秦,不代表他底下的秦人军士也会叛秦,万一生变了怎么办?不如现在就去攻打。”

张良所以劝刘邦这么做,正是因为守将刚收下贿赂,没有料到刘邦会在此时进攻。正因如此,刘邦才能顺利打败秦军,先入关中,这不就是靠着“忍”和“先”的道理才能取得先机吗?

这个故事,到后面有一个十分传奇的结局。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老父送了一编书给张良,跟他说:“你读了这本书,十年以后就可以兴起了。十三年你到济北来找我,在穀城山下的那块黄石就是我了。”于是没有再说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了。而从“不复见”三个字就可以知道,从此张良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个老父。后来张良果然去找,真的就找到那块黄石,因为这个老父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出他叫什么名字,所以后人只好叫他黄石公,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而张良等白天时,看了老父送他的书,才知道是《太公兵法》。

什么是读书?

故事讲完了吗?还没有哦。最后一句很重要,请大家注意读。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良因异之”,因为觉得老父特殊。但什么是“常习诵读之”呢?

前面跟大家说过,中国学问跟西方不同,中国讲的是功夫,功夫重层次,我就用这个例子分析给各位听。

我们从小就读书,请问各位:

什么叫作“读书”?

在中国人来看,读书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作“诵书”。诵书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所说的“诵书”是指能够背诵书中的内容。能够背书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古人来看,如果你不会背书,不能把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难道碰到事情的时候还要临时去翻书吗?那来得及吗?

背书在古人来看是基本功,西汉的东方朔说,我能诵四十四万言,意思就是能背四十四万字的书。不要觉得奇怪,古时候读书人都有背书的本事,没有这个本事,书就读不了。

诵书只是起步,第二个层次叫作“读书”。什么叫作读书?“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叫作“读”,也就是能够分析、归纳书中的道理才叫作读书。

每一本书的文字,背后必然有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就好像这段张良的故事,我们分析、归纳其中的道理,就是“忍”和“先”两个字而已,这就叫“读书”。

会读书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有第三个层次叫作“念书”。“念”不是用嘴“念”,而是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实践它,也就是“念兹在兹”的“念”。

书中的道理,是要用实践去印证。实践有那么容易成功吗?绝对没有。

讲道理容易,做事难,做得成事就更难。因为讲道理容易,道理讲得通就可以了。做事要有现实的条件配合,做得成事得要所有的条件都到位,缺一个条件都不行。

光懂得道理不够,而从懂得道理到实践成功,也就是从“读书”到“念书”中间的功夫就叫“习”,也就是“常习诵读之”的“习”字。

习(習)是什么意思呢?《说文》里面说得好:“習,数飞也。”習字的上半部是个羽,指的正是鸟儿学飞。

鸟儿学飞有一次就成功的吗?绝对没有。一只小鸟从不会飞到学会飞,要摔下来多少次,都要摔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最后才学会展翅飞行,才能够翱翔九天。

人学做事就是这个样子啊!从懂得道理到能够实践,你必须要经过多少次的磨炼,多少次的坎坷,多少次的挫折,才能够明白那个道理要如何实践。

看看张良怎么学兵法?“常习诵读之”,这就是读书的功夫。

读任何历史书,各位也要“常习诵读之”,才能让历史变成真正有用的东西。张良遇见了黄石公,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立志灭亡秦朝,这是多么不可能的心愿,而张良最后真的做到了。他帮助刘邦,把秦朝给灭亡了,而且还开创了一个西汉的盛世。为什么?因为他真的明白了智慧是什么,他真的学会了书中的智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