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成长的、正当青春的男孩子、女孩子来说,这个时刻是非常重要的。童年是懵懂时期,还没有得到启蒙,但此时人开始领悟了,首先领悟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有对青春非常美的歌颂,主人公都是十四五岁;杜丽娘十六岁;后面我们会讲到的林黛玉、贾宝玉,十三四岁,我将这些统称为文学中的青春描述,这其实是文学非常重要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当时却未必觉悟,未必体会到青春的来临及其重要性,进而与自己的青春有一番对话。在张继青的演出中,游园之前,她将冷色调的衣服换成了暖色调的,好像同时也解除了《春香闹学》一场中杜丽娘的压抑,找回了她少女自我的部分。在游园的时候,她看到春光灿烂,忽然觉悟到个人生命应有的美好的部分。我有时候在想,青春其实是个人不太能够把握的东西,你觉悟到它的瞬间,它好像就匆匆过去了。当现代的文学家把《游园惊梦》变成自己小说中的一个隐喻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儿像柳永讲的“青春都一晌”,青春这么短,当你意识到青春的时候,已经到青春的尾巴了。青春有一个最大的特征是感受到美的同时也体会到感伤,青春的美好、青春的自由,都夹杂在华丽和感伤之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感觉到华丽,感觉到美,可是同时会感觉到这一切终会过去。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孩子在初初发育的时刻会显得很孤独,好像有心事,女孩特别明显,但我觉得青春其实就是这样的。在那个年龄,人会对自己的身体有感觉,感到自己好像成熟了,生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需要和另外一个生命结合,会有渴望。这些情绪构成了青春当中非常特殊的现象,而我们的正统文化对青春的渴望和思绪其实是不敢描述的。老师、父母会觉得那还是个孩子,但我常常会提醒我的朋友:“他十八岁了,当然已经知道很多事情,已经感觉到很多事情,有很多渴望了。”可是大人会感到矛盾。现在的孩子更加早熟,身体发育得早,恐怕会更早有青春的意识、身体的意识——当然有时候我们讲得比较直接,就是性的意识,这会使他产生无端的喜悦或忧伤。
如果你还留着十五六岁时的日记,再打开来看,你会吓一跳。那个年龄真是有很多很多闲愁,在考试升学这种世俗的压力以外,还有一些没来由的会让你有很多牵挂的情绪。就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家庭富有,不愁吃,也不愁穿,还有老师教你读文学,不是应该很高兴吗?可是她真正的向往没有得到满足,借着游园的那一刹那,她突然感觉到了心灵上巨大的空虚。生命最大的哀伤是自我的不清楚,“我是谁”永远是文学中最关心的事情。杜丽娘从头到尾都在问“我究竟是谁”“我到底要什么”,这些问题在孩提时代是没有的,一定得到发育以后,在青春的时刻,才会迸发出来。她照镜子的时候,就是在寻找自我,在思考自己的定位。也许今天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体会《牡丹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