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诞生,除了当时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的规训尚存在缝隙的原因之外,还要得益于另外两个因素。一个是当时大众阅读主体对文艺多样化的需要,另一个是此前解放区文学中此类题材作品的示范效应。
1950年,时任《文艺报》主编的丁玲在一篇题为《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的文章中,介绍了当时《文艺报》收到的“许多读者来信”所反映的意见:
概括来信意见,不外有这几条。
一、不喜欢读描写工农兵的书,说这些书单调、粗糙、缺乏艺术性。说这些书既看不懂也不乐意看。又说这里主题太狭窄,太重复,天天都是工农兵,使人头疼。还有人举了一个工人的例子,说工人也不喜欢,那个工人认为这些书太紧张了,他们乐意看点轻松的书,如神话戏,或山水画。他们工作生活都紧张,娱乐还要紧张,怕要“崩了箍”,他们说这些书只是前进分子的享乐品。
二、他们喜欢巴金的书,喜欢冯玉奇的书,喜欢张恨水的书,喜欢“刀光剑影”的连环画,还有一批人则喜欢翻译的古典文学。
三、要求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要求写知识分子典型的英雄,写出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要求写知识分子改造的实例,或者写以资产阶级为故事的中心人物,或者写城市的小市民生活的作品。并且要求这些书不要写得千篇一律,老是开会,自我批评,谈话,反省……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1950年2卷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