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电台主播这个梦想,一直在我心里(1)

不如温暖过生活 作者:韩小暖


我们竭尽所能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最终才发现,它不过是一个始终变化的过程。

那些磅礴的、激烈的、汹涌的情绪和心事,都会化作退潮的海浪,浮现出海洋本身的模样。

而梦想,就是这片海上亘古不变的光。

有人觉得,它什么也不是,但海知道,是它,想让自己荡向更远的远方。

声音,是我留住这个世界的方式

小的时候,我总是容易对新鲜的声音表示出极大的好奇。

我会蹲在树下听鸟叫的声音,直到腿麻也不回家。我喜欢在妈妈嚼脆脆的食物时,凑到她的嘴巴旁边,根据“嘎嘣”还是“咔嚓”来猜测她在吃什么。又或者,研究自己的耳朵,发现戴着耳机时,将耳朵从后向前捂起来,会瞬间加强立体声,像是自备高级音箱。

作为一个脸盲重症患者,我无论再怎么努力,都依旧会百般歉意地忘记别人的面孔和服饰,但是,声音却是我记忆里最牢靠的存在,深刻而鲜明,带来画面,引发回忆。所以,我的笔记本里有一个叫作《声音旅行》的文件夹,偶尔我会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将那些音频从头到尾播放一遍,让它们施展魔力,开启记忆。

第一个音频是一段老音乐。那时我在上海的一家红酒吧,伴随着秋日弥散的桂花香味,我和朋友薇薇久别重逢,聊起彼此刚刚结束的旅程。就着她从巴黎带回的巧克力,我们喝光杯子里的酒,看着其他客人带来的萨摩耶在玻璃窗外的草坪上自由奔跑,相视而笑。

第二个音频里响起海浪和沙滩摩托的声音。这是有一年春天出差到海口,在白沙门录下的。当时结束了白天的工作,晚上便留给自己和这座陌生的城市相处。我一个人打车到这里,人不多,稀稀落落的几盏灯微微照着烧烤摊和沙滩摩托租赁处,我用手机的灯光照着脚下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海的方向走,坐在沙滩上,头顶是皎洁明亮的月光,远处黑暗的海洋翻涌的浪花,游客骑着沙滩摩托尖叫和大笑的声音,伴随着潮湿的海风,都化作这段音频,成为纪念品,被我带走。

第三个音频是风铃声,这是清迈古城的清早,我在小小的、不出名的一间寺庙里举着手机录下来的。那天一只打瞌睡的猫和我坐在一起,听佛塔顶端的铜铃清脆而悠远地吟唱。这一刻坐在电脑这端深吸一口气,仿佛依然闻得到热带的冬天里潮湿温暖的气息。

有人拍照,有人摄像,有人绘画,有人写字,而声音,便是我最能让世界留下的方式。录下的这一段段声音,都是开启记忆的密码,只要按下播放键,那一刻的心情和眼前的画面,就会瞬间翻涌而来,听着听着,就点亮了过往。

所以,当陕西交通广播的小美听到了我在朋友茉莉的公众微信平台做的5分钟读书小广播后,她在微博上找到了我。她问我:“小暖,我有一档旅行的节目,想给你开通一个版块,你把那些录下的声音,旅途的故事,放在我的节目里播给更多人听,好不好?”

当然好。自此,青岛八大关清晨风吹动樱花的声音,成都锦里街头艺人敲着手鼓唱的歌声,重庆磁器口古镇里火锅咕嘟嘟的沸腾声,首尔乐天世界花车游行热闹的欢呼,三亚码头的轮船鸣笛,曼谷乍都乍周末市场里的喧闹,PAI午后咖啡馆里咖啡机运作的声音……这一路的声音,终于不用在我的电脑里孤单着,它们拥有了一个美好的出口。旅途化作了一段段音频,搭配上我的讲述和好听的音乐,融合成这档被我命名为《声音旅行》的节目,陪同无数人在声音中开启一趟旅程。

慢慢地,不断有人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留言给我,他们说:“小暖,我好喜欢你的声音。”甚至有人会在微博里发来长长的私信,告诉我:“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会用手机循环播放你的节目,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睡着。”

我将这些珍贵的反馈在微信朋友圈里和朋友们分享。同在电台工作的好朋友果子留言说:“你是我见过对电台和声音最执着的人,小暖,你为什么会开始收集这些声音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