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序:让悲不再伤

请容许我悲伤 作者:苏绚慧


  文:吴庶深(台北护理学院生死教育与辅导研究所助理教授)

  过去,我一直认为“快乐”与“悲伤”似乎是不能共存的心情,有愉快的心情就能驱走心中的伤痛。今年(二三年) 一月,当我收到“美国死亡教育与辅导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的挂号信,恭贺我通过证照考试,获得“死亡学证照:死亡、临终与悲恸”(Certificate in Thanatology: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时,对于过去的努力终被肯定,我感到非常满足。此时我很想与家人分享这份喜悦,除了打电话告诉内人外,也特别想告诉父母亲这个好消息。但遗憾的是父母已离开我很久很久,顿时悲伤思念之情浮现心头,让我再一次经历了丧亲之痛,体会“失落是人生的一部分”的道理,即使刻意远离或忽视悲伤,它都不会消失。

  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University of Memphis)心理系教授Robert A. Neimeyer(罗勃·内梅尔),也是国际知名生死学专家,指出西方过去二十年悲伤辅导的策略,主要是强调协助当事人“放弃”寻回死者的希望,并将兴趣“投注”于新的事物上,培养新的依附关系及承诺。这种“让悲伤不再出现”的辅导策略,受到许多的挑战,因为一个人悲伤情绪的处理,无法如“拔起的插头,只需另置他处”即可,仅仅以哀悼的方式将永远无法忘怀失去的亲友。

  当今的悲伤辅导策略是强调“让悲不再伤”, “虽然面对分离是不舍,却不伤痛”。助人工作者主要协助当事人体会悲伤是生命中珍贵的经验,爱的关系越深,悲伤的感受则更深;诚如悲伤辅导权威William Worden(威廉·华登)教授指出,“没有人能逃避悲伤,除非他心中没有爱”(only people avoid love can avoid grief)。分离虽然是难过的,但我们可在失落中重建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的心中可为所爱的人保留空间,通过仪式及纪念活动维持形式的联结,并可从悲伤中学习个人的成长,重新思考生活的优先顺序,学习独立,承担责任,增强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并借此促进家人与亲友间的团结与支持,正面迎接人生的挑战。

  《请容许我悲伤》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分享了“阿华失去母亲”及“小颖丧父”的故事后,她也分享了自己十四岁时遭遇父亲辞世时的感受。“孤儿,不能表现悲伤,也没有人能了解及体谅”,直到她接纳失落的事实,经历悲伤的痛苦,适应新的环境,并对失落经验重新诠释,体会“生命不圆满而依旧有它的美”,“人最美的地方,便是能从痛苦中站起来”。本书作者以自己为具体实例,分享如何超越悲伤,她“不再放弃思念父亲与奶奶,重新复原和他们的联结,正视他们延续在我们身上的生命”。

  台湾近年来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空难及其他重大灾变,让许多民众在一夕间失去亲友,因此如何协助个人面对悲伤、重拾生命的光彩,是当前大家所关心的课题。目前悲伤辅导书籍陆续出版,但多半以翻译为主,而缺乏本土的经验及例子。《请容许我悲伤》一书的作者,根据个人悲伤辅导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失落经验者(如失去父母、孩子、朋友等)提供自我调适的原则与方法,更针对助人专业者分享悲伤辅导的过程及技巧。读罢此书,相信你和我的悲伤也能找到出口,遗憾也能渐渐释怀,体会“善待悲伤,就是善待生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