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文姬归汉

幸好,他们死在书里 作者:王小山


张角按照自己理解《论语》“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的意思,强迫所有寡妇改嫁,其中就有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张角为了讨好匈奴,将蔡文姬嫁给了匈奴左贤王。

蔡文姬嫁给左贤王后,觉得那里的生活很不舒服。让她不舒服的是,那里的人居然对妇女非常尊重,讲究LADY

FIRST。她不禁想起制作《烈女传》的曹大家来,她想,对女人怎么能这么尊重呢,这成何体统。但她没有办法,只有因地制宜,让自己变得习惯起来。

生活上倒也没什么,不过是匈奴人把“板凳”叫成“条凳”、把“吃饭”说成“进餐”而已;而在内地的许多高雅游戏,比如麻将,那里是一概没有,只流行54张的纸牌,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很没分量。最受不了的是那里人吃肉都吃七分熟的,简直是茹毛饮血嘛,蔡文姬愤愤地想。

左贤王手下奴仆如云,厨师就有十几个,蔡文姬手把手地教他们制作中华料理,厨师们直夸“夫人真能干”。几年下来,蔡文姬除了生了两个孩子外,简直无事可做。郁闷的时候,只剩下小资地讲讲情调,思念思念故乡了。故乡思念久了,免不了要作一些歌来寄托一下,蔡文姬本来就是才女,写点歌词自是小菜一碟,她最著名的歌是《胡笳十八拍》:一拍拍到头发边啊,头发细密又缠绵;二拍拍到眉毛边,眉毛弯弯真好看;三拍拍到嘴唇边,红红的嘴唇甜又软;四拍拍到颈儿边,颈儿滋润圆又圆……十八拍到心口边,心儿飞到家乡好田园。

《胡笳十八拍》流传甚广,从匈奴流到了中原,人们嫌歌名叫起来太麻烦,就去掉了“胡笳”两个字,直接叫成了《十八拍》。此歌流传到后世,受到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一致喜爱。据载,1000多年后,清朝康熙年间,一等鹿鼎公韦小宝还曾经将此曲交给100多人的交响乐队进行大规模的演出,一时传为佳话。

《十八拍》在市井流传了很多年后,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其时张角兄弟早已被蔡邕的双胞胎书童贾演和贾源杀掉,曹操的丞相也已经做了很多年,他很喜欢蔡文姬的才华,便让人将她接回汉朝,左贤王也不敢阻拦。

蔡文姬后来嫁给了董祀,平安地度过了后半生,也不必细表。

就蔡文姬因地制宜一事,后人有对云: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安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