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四月二十八日,瓦桥关守将姚内斌降;二十九日,莫州刺史刘楚信降;五月一日,瀛州刺史高彦晖降……
距下诏亲征仅四十一天,距出沧州仅十四天,郭荣兵不血刃,将辽国边地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州(宁州、莫州、瀛州)尽收囊中。意气风发的郭荣大宴诸将:直捣燕京,光复幽蓟,宝剑不出,更待何时!
可是御帐内突然冷场了。出乎郭荣的意料,将士们竟无一人高呼附议。
因为诸将都已听说,耶律璟睡醒了。契丹精锐正在幽州以北集结,再往北打,就没有望风而逃的辽人,唯有彪悍勇猛的狄兵。
而每个人都还记得,显德元年,乘着高平之胜北伐太原的周军,是如何被耶律挞烈所率领的契丹精锐打得狼狈而归的。
一位将领道:“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这是不世之功!现在辽军聚集幽州之北,不宜深入。”其他将领也随声附和。
郭荣“唰”地把脸拉下来。怎么?你们不支持朕?
御帐内再度冷场。赵匡胤与诸位大将一样,垂首不语。主上执意如此,又何必再逞口舌之利?何况主上天性冲动,亲征高平,北征太原,屠城楚州,甚至此次北伐幽蓟,哪一次不是冲动使然?
冲动就像熊熊烈火,燃烧着郭荣的青春,火焰雄武张扬。只是,火若太过,生命就会因过度燃烧而化为灰烬。
宴会未罢,郭荣急急派遣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北据固安,自己亲自到安阳水,指挥部队搭桥。
细心的将士已经发现,一整天,郭荣虚汗如雨,面色泛白。
是时候了。——暗处,一员黑面大将捻着胡须,默默自语。
黄昏,疲惫不堪的郭荣回到了瓦桥关。一进城,却见一群士兵正在围观什么。原来是士兵们从地里挖出一块大木头,足有两三尺长,形状就像是人手举着东西。借着夕阳的余晖,郭荣清清楚楚地看到,木头上的符号图案,全部是“点检做”三个字。
郭荣冷哼一声,命人毁掉木头,不屑地返回御帐。
尚不知情的张永德中箭了。点检,毫无疑问,就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点检做”,做什么?做天子么?
这样的政治谶语,历朝历代屡见不鲜。郭荣虽然防范张永德,但料想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张永德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对皇位有半点觊觎之心。这种栽赃张永德的事,只有一个人干得出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
事情还要从编练殿前诸班说起。当年,因为拣选侍卫亲军补充殿前诸班,禁军两司结了梁子。吃了哑巴亏的李重进却也不敢去找殿前司的碴儿,他虽然蛮横,但并不愚蠢。
近年殿前司实力不断上升,张永德终于扬眉吐气了。但郭荣始终不给张永德升官,以至于时任殿前都指挥使的张永德,比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低了两三级。张永德好生不爽,仗着是天子郎舅,仗着比李重进受宠信,仗着殿前诸班实力雄厚,不断找李重进的麻烦。
显德三年(956)十月,事情终于闹大了。
当时郭荣已从淮南前线返回开封,张永德和李重进,一个驻军下蔡,一个继续围困寿州。张永德见郭荣已走,李重进成了前线总指挥,多年积蓄的妒恨终于爆发了。每次宴请诸将,他都要从李家祖宗骂到李重进的儿子;骂完了,又借酒劲儿说李重进心怀叵测!各位包大胆的将军们,被他一句话吓得脸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