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里奥诺夫:梁赞州书记之死(1)

温柔和激荡 作者:徐迅雷


苏联著名作家柯切托夫,卫国战争期间当过战地记者,他的作品很现实,政治色彩也鲜明。他于1961年写成的小说《州委书记》,我国的作家出版社在1962年就翻译出版了,1982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再度出版。《州委书记》里头所描写的那个弄虚作假、奉承拍马、独断专行、手段卑劣、披着实干家外衣的野心家州委书记,原型是前苏联时期梁赞州委第一书记拉里奥诺夫。拉里奥诺夫是当时的一个政治明星,级别地位如同俺们这里的省委书记,但他最后自杀身亡了——那可不是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官员因为抑郁症的自杀。

不过,那末日时刻的拉里奥诺夫,心情肯定是巨郁闷的。

梁赞——一个有意思的州名,仿佛一个中国人的名儿,它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州,首府就是梁赞市,离莫斯科不远,在它东南约两百公里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诞生在这里。中心标志图案是古老的故乡卫士:一位右手举着宝剑的大公,身披深红色大斗篷,屹立在金色背景下……但是,这个战士形象的古老大公,并没有能够护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梁赞家园;在州委书记拉里奥诺夫的率领下,那时梁赞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跃进”风潮中……

成立于1937年的梁赞州,面积并不大、人口并不多,畜牧业是其传统。苏联地域广袤,农业有着土地承载的优势,不像岛国日本,人多地少,生活局促。广义的农业不仅仅是种植业,也包括畜牧业。不过农业往往要“靠天吃饭”,早在1892年,在俄国饥荒时期,托尔斯泰与他的助手们曾到梁赞这个地方查看难民的名单。

而今这个当家的一把手赫鲁晓夫,自称农业专家,行为作风倒确实很像一个粗鲁的农民。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在9月份成功取代马林科夫当上了苏共第一书记。1957年,上台已四年的赫鲁晓夫,为增强他所倡导的农业改革的氛围,为显示他执政苏联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一个要在三四年内使苏联肉类产量超过美国的决策目标。这个目标立马得到梁赞州党委第一书记拉里奥诺夫最最热烈的响应和拥护。为了博得赫鲁晓夫的欢心,拉里奥诺夫在1958年作出保证,立下军令状:要在1959年使梁赞州肉类产量比1958年多2.8倍,并向国家交售多两倍的肉类。赫鲁晓夫为此大加赞扬,还让《真理报》宣传梁赞奇迹。

从当时苏联肉类生产的实际能力来看,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简直是异想天开。拉里奥诺夫当然也没啥特异功能,那怎么才能变出这许多肉来?他总不能把自己也给宰杀了冒充猪肉牛肉吧?为了兑现承诺、向上表功,在根本无法实现浮夸目标的情形下,拉里奥诺夫决定把农场和农庄所有肉用牲畜、奶牛甚至种畜都统统予以宰杀。但这还远远不够,州党委一班人于是决定派人到临近各州去抢购牲畜,同时,还荒谬地规定:所有税收都必须以肉类支付。

这倒很像中国的大办小高炉、砸锅聚铁、土法炼钢,家中的铁器搜光光,山上的树木砍光光。在相同的时代,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和大兄弟中国,都是自上而下,发动“大跃进”。苏联的大跃进,主要是农业大跃进,畜牧业大跃进;中国的大跃进,主要是工业大跃进,钢铁大跃进。

“既然套上了轭索,那就别说吃不消,拉吧!”如此这般,拉到了1959年底,梁赞州卖给国家的肉类,好歹相当于1958年的三倍。州委书记拉里奥诺夫终于成了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跃进榜样。梁赞州距离莫斯科尽管只有“两厘米远”,但中央竟然没有觉察到有何异常。可是,这样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致使来年的梁赞经济迅速走向崩溃。1960年,许多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破产,全州卖给国家的肉类,只达到保证数下限的六分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