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于台大授课时,曾问国企系学生,支持昂山素季的请举手,当然全班举手。支持缅甸开放的人,还是全班举手。接着我告诉他们,缅甸的民主化与政经改革代表当地丰沛的劳动力释出,约3500万缅甸人将加入廉价劳动市场,缅甸人均GDP仅914.9美元(2013年),换算成时薪等于越南工资的一半,中国大陆工人薪资的四分之一。而按照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全世界尚有约13亿劳动人口尚未整合于全球化劳动市场。说完了,我再问学生:“你们还支持昂山素季吗?”全班约三百多个学生哄堂大笑,然后可爱地说:“还是要支持。”
如今出现于亚洲社会所谓“年轻人疏离”的现象,对美国社会学家一点也不稀奇。上世纪80年代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早已陆续出现此现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1983年即相当忧虑“年轻人大量失业”、“可能会造成其与社会有经验者日渐疏离”、“世界逐渐分裂成他们和我们”,而所谓“他们”指的便是美国工厂外移后,工作保障及经验皆不足的年轻世代。OECD的结语:“这样一个社会,当中一定会有某种危险存在。”
OECD的忧虑,最终并未全然酿成危机。很大的原因来自于网络科技的创新。它不只解决了80年代美国青年的彷徨,也使比尔·盖茨、乔布斯一一驰骋商场。但是底特律工人、底层服务业及制造业工人可没那么幸运,他们的窘境,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始终没有解决。根据统计1970年至1980年,美国长途电话通话次数增加三倍,接线生却锐减40%,到了2000年几乎锐减80%。发达国家的工人人数不断缩减,而且随着全球新兴劳动市场崛起,速度愈演愈剧烈。
焦距转回亚洲,当全球化把主要的目光一度转向亚洲时,我们也同时复制了美国战后“黄金年代”对美好假相的错误认知,我们误以为“一切就会如此美妙下去”,年年“自动加薪”理所当然。我们是时代的男主角女主角……只要我们够努力。
全球化的结果,固然带来世界经济不断的扩张,但同时贫富差距及不同国度的劳工被抛弃也在同一时间以加速度进行。曾经的风光不再,以为美好,空留回忆。日子如流沙,一点一滴逝去。不服气的人们,制造骚乱,无论号称的“革命”成功与否,一切都会回复到原始:那台从来不会停转的残酷资本主义碾纸机。
就是这样了。
呼啸之后,世界静寂了。周遭的喧闹总会散去,但关于“全球化”的故事,不论发生多少事件,它只会暂时放缓脚步,不会结束。有什么事情发生过吗?什么尖锐声音喊叫过吗?连发动革命的人,都已学会了“淡化”。我们改变不了全球化的轨迹,世界各国政府皆俯首称臣,愈愤怒的,反而愈走不远。不如面对这场“物竞天择”的规律,找回自己强壮的肩膀吧。
在春夏之交的暴雨中,过往的美好,今日的苍茫,都会被洗刷干净。全球化或许留给许多国家的政治地层巨大的裂痕甚至移动,但寻找答案的方法是把自己从单一一个小点中抽离出来,尝试从历史脉络中理解发生于我们当代的现象,并正确地提出改革方案。可悲的是多数国家反而出现回头拥抱“旧政治”的现象,尤其拥抱排他性的“认同政治”、“民族主义”,并以民粹性质的社会运动煽动渲染,同时敌视外来移民,或攻击其他崛起的经济体……这种愤怒,在我们的时代只会形成更大的灰白与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