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宽仁除了表现在治国理政上,还表现在继承人问题上,而在集权社会中,继承人问题常常就是“国本”问题,一旦在择储上出了问题,一个国家的社稷之本就会陷入动荡。比如,明朝万历时期就发生过一起“争国本”的政治事件。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继而对郑贵妃之子朱常洵青睐有加,同时,他对长子朱常洛极为厌恶,于是便试图将幼子朱常洵扶上太子之位。但万历的这一意图迅速招致诸多大臣以及皇太后的强烈反对,于是,一场关于太子之位的争夺战便在皇帝和朝臣之间开始了,双方互不相让,并僵持了十五年之久,万历皇帝最终向朝臣妥协。
表面上看,万历皇帝和朝臣们争论的只是太子之位的归属问题,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国本”事件,已经影响到整个明朝的政治走向——皇帝和大臣将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争国本”上,对各种社会积弊和官场贪墨视而不见,由此引发的党争问题更是严重削弱了明朝的力量。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康熙皇帝同样也在“国本”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差点儿酿成一场大祸。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多子多孙看作福气,而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三十五个儿子,排除掉一些早夭的,叙齿的有二十四人,这福气未免有些爆棚,以至于出现了“乐极生悲”的局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九龙夺嫡”事件。
在康熙后期的历史上,储位之争持续了很多年,当时的许多政治问题都与“九龙夺嫡”事件有着密切联系,而这场储位之争几乎颠覆了清朝的江山社稷。而这一切还得从事件的中心人物皇太子胤礽说起。
老实说,胤礽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太子,因为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出生的第一天就成为康熙的皇位继承人(这是因为胤礽的生母赫舍里皇后难产而死,康熙出于感念夫妻之情,便将胤礽册立为皇太子)。
对于这个新立的太子,康熙是倍加疼爱,同时也不忘加强对皇子的教育,文化课、体育课都给他配备了最好的老师。
胤礽起初也确实优秀,完全符合康熙眼中继承人的标准,康熙对这个宝贝太子称赞说“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负责给太子授课的老师中,有一个著名的大儒叫汤斌,汤斌对太子胤礽称赞说:“皇太子自六岁学书,至今八载,未尝一日间断。字画、端楷在欧、虞之间。”这个评价可不一般,意思是说,胤礽从六岁开始练习书法,八年来从未间断,现在已经可以和欧阳询、虞世南这样的大书法家并列了。
再来看传教士的说法,当时有两位非常著名的传教士,一个叫白晋,一个叫南怀仁,他们都称赞太子胤礽是“素有美誉”,而且对外国人都非常尊敬,对西方文化也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对于这样一个优异的太子,康熙真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所以,康熙对太子更加宠爱,后来,这种宠爱逐渐转变成了溺爱。我们现在知道,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往往会出现缺失,不是自私自利,就是唯我独尊。
胤礽也走上了这条老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性格变得越发骄纵,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别人的感受。
首先,逐渐长大的胤礽开始处处刁难自己的老师汤斌。胤礽规定,汤斌讲课的时候必须站着,一站就是一天,这对于一个六十花甲的老者来说,实在是辛苦。胤礽还规定,如果要和太子对答,汤斌必须下跪。这让老师汤斌十分地难堪——不仅有损师道尊严,而且身体也确实吃不消。
除此之外,胤礽在诸位皇子面前也大摆主子排场,对于一些弟弟也是呼来喝去,颇有“长兄”之风。他不仅不团结兄弟,反而大肆制造紧张气氛,这让诸多皇子都备感压力,也让胤礽越来越不合群。
太子胤礽对老师、兄弟尚且如此,对那些下人奴仆,就更加不放在眼里,轻则打骂,重则鞭笞,真可谓是暴戾不仁。作为太子,胤礽应该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他依然贪财好利,穷奢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