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等到康熙一驾崩,隆科多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此时的隆科多如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他的传话将决定历史的走向,也将左右大清王朝的命运。更何况,隆科多统领着京师所有的兵力,控制着京城的大局,也就是说,即使某位皇子成了皇帝,也必须仰仗隆科多才可以控制住京师的局面,而隆科多几经思索,选择了四皇子胤禛,直接促使胤禛成为雍正皇帝的同时,也成了雍正继位后的最大功臣。
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隆科多身为皇亲国戚,有权有势,又有如此之大的选择权,他为啥偏偏要站在皇四子胤禛这边呢?这其中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隆科多和雍正交往颇多。雍正的生母是乌雅氏,出身卑贱,因此雍正出生没多久,就被抱走,由孝懿仁皇后抚养,这位孝懿仁皇后就是隆科多的姐姐。
第二,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自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后,皇位继承的最热门人选就落在了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身上,许多朝臣都聚拢在此二人门下,如果隆科多也去支持胤禩或胤禵的话,肯定不会被看重。而四阿哥胤禛游于事外,在当时完全是一个冷门人物,如果选择辅佐胤禛,自己便是最大功臣,日后胤禛肯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第三,受父亲佟国维的影响。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参与进来,有的站在太子胤礽这边,有的站在十四阿哥胤禵这边,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也不例外,他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是八阿哥胤禩,因此,他在很多场合都表露出对胤禩的支持。但是,佟国维心里也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得给自己留条后路,用今天股市中的话来说,这就叫分散投资,分散风险,万一八阿哥这只“股”赔掉了怎么办?所以,隆科多就在父亲佟国维的指点下,站到了“冷门”的四阿哥胤禛这边。
以上就是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的发迹史,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是极为精明之人,他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辅佐四阿哥胤禛的。在年羹尧和隆科多看来,这就是一笔政治投资,是一笔包赚不赔的买卖。
所以,当四阿哥胤禛摇身一变,成为雍正皇帝的时候,年羹尧和隆科多也自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雍正命年羹尧来京“商酌地方情形”,所“商酌”的内容和西北军务有关。此时此刻,雍正已经成为一国之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西北的军务不可能再让胤禵掌管,必须任命一个更加可靠的亲近之人。后来,雍正果然将“抚远大将军”的头衔赐予了年羹尧,让其负责西北军务。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罗卜藏丹津叛乱爆发,年羹尧奉命带兵出征。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年羹尧大败罗卜藏丹津叛军,晋一等公。年羹尧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平定了叛乱,让“年大将军”的名号威震西陲。雍正对此也是交口称赞,他在上谕里称这一军事胜利是“十年以来,从未立此奇功”,对于年羹尧,雍正也是恩赏不断,不仅一口一个“恩人”地叫着,说“总之皆你一人的好处”,还要和年羹尧做一对“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
此时的年羹尧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雍正对隆科多同样不薄,雍正刚一即位,就将隆科多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用来制衡胤禩一党,这足以显示雍正对隆科多寄予的厚望。在雍正和隆科多互通的公文之中,雍正很少称呼隆科多的名字,也很少称呼隆科多的职务,他更多的时候叫隆科多“舅舅”。严格来说,隆科多根本不是雍正的舅舅,但雍正依然在公文中如此称呼,就连许多公开场合也是如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雍正心中,隆科多就是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