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代伶王薛觉先对粤剧的贡献 (6)

中国戏剧大师回忆录 作者:梅兰芳 马连良 程砚秋


薛觉先反串花旦,全行公认首屈一指。有“小生王”之称的白驹荣,因本身不擅演花旦戏,也送女儿白雪仙追随薛氏学艺。薛反串花旦,许多女花旦都比不上他。有一件事足见薛觉先表演艺术的精湛。当年薛觉先演南海十三郎编撰的《女儿香》。有“艺术旦后”之称的余丽珍看过,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薛觉先在《女儿香》这出剧中,反串演花旦,演来已经使余丽珍称道不已。其中一场戏,剧中人女扮男装,演出的难度相当高。因为薛是以男角而反串女角,再在剧中以女而扮男,他要演出以巾帼故作须眉气,又要在雄赳赳中露出巾帼女儿本色,但薛氏演来却能入木三分。余丽珍心悦诚服之余,认为确是只有薛觉先的演技才能做得到,由此便视薛觉先为师为友。

薛氏乐于教人,何非凡演《怨婚》那场戏的做手,便是他教的。在粤语片影圈有“电影皇帝”之称的张瑛,抗战期间在内地曾跟薛氏学唱“薛腔”。一九五○年香港八和会馆发起演“伶影集会”大会串,在《六国大封相》中,张瑛扮演元帅,就是由薛觉先亲教做手和台步。薛氏的舞台面术与唱腔,对后辈的粤剧伶人、唱家影响深远。名伶如马师曾(早期原学薛腔)、罗品超等也受过薛氏的熏陶。其他如任剑辉、陈笑风等在唱腔或做工方面,都或多或少受过薛氏的影响。(任剑辉所创的“任腔”,有人认为是糅合薛觉先、白玉堂的唱腔而创造出来的。)歌唱家、票友学“薛腔”的,有何略、罗唐生、潘鸿昭及另一位有“女薛觉先”之称的麦静芝。

薛觉先不仅培养了演员,也培养过好几个音乐家。如音乐家尹自重(他本来是个演员)和打罗(掌板)容章业两个就是。

薛觉先在返回广州前夕,曾对他的“关门弟子”林家声说过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他说:“我平生演出,或有优点,也一定有缺点。我的优点,往往被誉为‘空前绝后’,而较少提及缺点。我的一大遗憾是,没有多少时间去检讨自己的缺点。”他勉励林家声,要记取这经验,要刻苦钻研,还要善于总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