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淮安,仿佛就走进了神话故事,走进了千年古镇河下,体验了古韵文化,触摸到“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漫漫离愁……
——题记
“悠悠运河水,浓浓淮安情。”一方山水养一方灵性人,正是老淮安的神韵自然与浓郁文化才孕育了吴承恩、韩信、周恩来、漂母、赵嘏、吴鞠通等名人。在这些名人中,我最仰慕和钦佩的还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吴承恩先生,总觉得先生的故乡流淌着神话色彩,先生笔下的人物都有深邃的含义。
一 部 书
上中学时,再读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就对先生笔下所描述的人物充满了神往。
此前一直认为悟空火眼金睛,性子刚烈,为人正直,为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悟净老实本分,一路虽说没有像悟空那样的功劳,但牵马挑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八戒不光好吃懒做,而且在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着散伙回到高老庄。没想到在如来佛主最后封神的时候,八戒为何也被封了神?
带着疑问,走进吴承恩故居。踏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翠的竹林。修竹丛丛,绿叶婆娑,摇曳生姿,给我们一种虚怀有节、幽雅恬淡之感。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宋朝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的几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吴承恩一生屡遭困顿,而不随波逐流,这一丛修竹不正是他傲岸不俗的风骨写照吗!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下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句子。带着憧憬,我体验了水帘洞别有洞天的风韵。传说,谁要能五步跨过石桥,谁就会财大福大造化大,就能够获得《西游记》中追求的五种境界:一是修行积善,功德无量;二是斩断烦恼,豁然大悟;三是前程远大,后步宽宏;四是身手不凡,本领高强;五是心宽体健,延年益寿。
吴承恩自小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人称神童。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日趋腐败的时期,宦官刘瑾及严嵩父子先后擅权。在父母的影响下,他爱听神魔故事,搜集唐僧取经的戏剧、评话等资料。吴承恩36岁那年,明世宗南巡承天府(今湖北安陆县),随驾文武大臣乘机敲诈勒索,大捞横财,闹得民不聊生。吴承恩写下了著名诗篇《二郎搜山图歌》。诗中把那些祸国殃民的文武大臣比作二郎搜山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妖魔”,斥之为“五鬼”“四凶”,连皇帝明世宗也遭到了他的斥责。
青年才俊吴承恩历经寒窗苦读之后,写诗作文,一挥而就,其文才很早就受到官员、前辈、社会名流的认可。原以为可以登科及第,红袍加身,披红戴花,光宗耀祖,却因他的文风求真洒脱,一次次乡试,他总兴致勃勃地去应试,然而又总是榜上无名,扫兴而归。于是悲泪长流,面对孤灯,创作了80万言的章回本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故居客厅前廊柱上的楹联是:“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副对联,概括了吴承恩创作源流和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