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尽艰辛话买书(1)

世界美文观止 作者:张守仁


[英]乔治·罗伯特·吉辛

乔治·罗伯特·吉辛(1857—1903),生于约克郡,英国小说家。生活贫困,曾因救助一个妓女而犯偷窃罪,流落到美国。返英后在伦敦过着穷苦的日子。著有《黎明的工人》《阴曹地府》《新格鲁勃街》等小说,善于描写下层社会的艰窘生活,对受人践踏、被人欺侮的妓女、贫民、工人以及穷作家充满同情。

《历尽艰辛话买书》一文,记述吉辛酷爱藏书、囊中羞涩、买了书常常挨饿的经历。比如他梦寐以求的那本狄巴拉斯诗集,售价只六便士,但买了它他就没有菜钱啦。“我在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会儿用手指头在口袋里搓捏着那几枚硬币,一会儿用眼睛瞟一瞟书摊,两种胃口(食欲和求知欲)在我腹中进行激战。”终于买了书,回家他只能吃无菜的面包了。

读到此文,编者想起青年时代艰辛收藏各种散文集的嗜好。1959年我在人大新闻系读大二,一次到王府井北侧的外文书店,看到泰戈尔的英译精装本散文诗集,爱不释手。那本书售价20元,当时是我两个月的饭费,狠狠心买下了。我后来一个多月只能蘸着酱油吃白饭。爱书者,可以少吃饭,但不能不买书。

每逢我在自己的书架周围顾盼留连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兰姆的那些“断简残编”。当然我的书也不完全是从古旧书店买来的。我将它们一一进行检点的时候,每每发现其中有许多完好无损的书,有的甚至还是昂贵的古香版本呢。但由于我时常搬家,我那小小的图书馆在每一次迁移中也就难免厄运。说句实在话,我经常无法对付它(因为我在料理事物上,往往表现得笨拙无能)。这样一来,哪怕是我那些最贵重的书也往往蒙受着不公正的待遇。有不少的书甚至还被装订书箱的长钉戳破。当然这只是情形最糟的例子了。不过当我生活安定、心境平和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渐渐变得精明谨慎起来。显而易见,环境是能磨炼出一个人的长处来的。但我以为,一本书,只要它没有漏落页次就可以了,何必太讲究它的外表呢。

我听说过那些标榜自己读图书馆的书就像读自家书架上的书一样的人。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我对自己的每一本书的气味都很熟悉,我只要把鼻子凑近这些书,它们那散发出来的书味就立刻勾起我对往事的种种回忆。就说我那些吉朋(吉朋:英国历史学家,《罗马帝国的衰亡》一书的作者。)的著作吧,那是八卷精致的梅尔曼本。我曾经连续不断地读啊,读啊,读了三十多年。我丝毫无需翻动它,只要闻闻那质地精美的纸张香味,就能回想起当年我把它作为奖品来接受时的幸福情景。还有我的那些莎士比亚著作,它们是剑桥版本,也有一种能惹起我追忆往事的香味。这套书是属于我父亲的,当我还不能够读懂它们的时候,常常有幸被允许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来看看。这时我总是怀着虔敬的心情,将它一页一页地翻弄着。那些书散发着一股古老而奇特的幽香。每当我将它们捧在手中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由于这种缘故,我很少读这套莎士比亚著作。而当我捧读另一套吉朋的书时,眼里总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因为我买这套书时,简直就像买一件价值连城的奢华物一样,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对这套书格外偏爱,该知道我是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才将它得到手的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