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规约

追求与选择 作者:畅广元 李西建


2 追求与选择 高层面的学理整合。重新思考文学理论价值取向问题,必须将 其置于宏观的背景之下,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 化发展的规约,对人的文化属性的重塑和对人文学科建设的要 求。只有具备了这样宏阔的学术视野,才有利于我们认清决定 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并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 创造条件。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规约 一、对全球化时代 的认识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 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不说一个国家的思想代表与其实际代表往 往对全球化的认识并不一样,就是从对全球化的态度上看,既有 盲目乐观主义者鼓吹全球化是绝好的机会,可以使不同的国家发 展、致富,也有悲观主义者视全球化为最危险的陷阱,从而不遗 余力地批判,认为不同的国家将因为它的到来而面临灾难。另一 方面,起初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全球化的所谓“地球村" 的特 征,强调的是在诸多领域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密切联系和 相互依赖,似乎有一种人类的共同命运要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 界统一起来。之后,在历史和现实的教训面前,人们的经验和逻 辑终于让自己明白,全球化的实质并不是如某些人宣传的那样, 是人类走向大同世界的通衢,而是一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保持 相互间一定的依赖与联系的前提下,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使彼此间 的竞争更加曲折、复杂、全面、激烈的时代。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3 当然,对全球化时代保持清醒认识者并不是没有。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欧洲委员会建立了由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 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和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里。斯 本小组,集中进行全球化问题研究,并于 1 995 年出版了《竞争 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里斯本小组认为: (1)“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 各种联系的多样性";(2 ) 全球化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世 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遥远 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 (3 ) 全球化包括两种不同的现象,“即作用范围 (或者扩大) 和强烈 程度 (或者深化)",它包括空间范围的内容和彼此交往、交换, 横向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进一步加强;(4 )“全球化并不意味 着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统一,经济上已经完成了一体 化,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质化"; (5 ) 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 “十分矛盾的过程,无论就它的影响范围,还是它的多种多样的 结果而言";(6 ) “从目前的全球化表现形式中,绝对无法做出 结论说这是一个正确过程,值得政治上支持,文化上促进。它 也不包含这样的意思,即人们必须对全球化的前提条件和它做 出的种种限制表示承认和尊重。事实上现在由于全球化所产生 的众多问题,由于它带来的人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全球化的 多数特征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忧虑。”①里斯本小组关于全球化时 ① 张世鹏、殷叙彝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 版,第 4—5 页。4 追求与选择 代的观点显示出了它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这就是全球化归根 结底是要实现全球资本主义化,①即政治上要“统一",经济上 要完成“一体化”,文化上要实现“同质化、"。他们之所以能尖 锐地指出作为“状态" 和“过程" 的全球化在当前所存在的问 题,并煞有介事地提醒人们:目前的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正确过 程",人们没有必要对全球化的“前提条件和它所做出的种种限 制表示承认和尊重",完全是由于全球化的“多种多样的结果" 并没有指向他们渴望的“统一"、 “ 一体化" 和“同质化”。不 过,里斯本小组的观点倒有一个好处,即它非常鲜明地把西方所 赋予全球化时代的使命准确无误地告诉了人们。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固然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但 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最终结局是全球的资本主义化。里斯本 小组的全球化理论,只能说明整个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紧紧围绕 着世界在政治上要不要实现“统一"、在经济上要不要实现“一 体化"、在文化上要不要实现“同质化" 问题的竞争时代。我们 现在要讨论的“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规约" 问题,就 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两大思路 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规约是一个客观存在。随着 ① 虽然他们明确地说,“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 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似乎把全球化仅仅局限在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国家和 社会,而不涉及其他的国家和社会。按照西方史学家的概念,‘世界体系’是由资 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中间地区和边沿国家组成的,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是一个不 断扩张的体系,因此,说他们的全球化的最终指向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不是没有道理 的。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5 人类交往手段的不断更新和现代化,国际间的文化往来越来越 频繁,越来越深入。正是这种频繁和深入的文化往来构成了一 种规约,迫使人们在促进自己文化发展时,不能不考虑到全球 文化的交往和发展的态势。然而,人类文化的存在是多系脉的, 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而使这多系脉的文化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 状态,这就使得不同的文化主体 (国家、民族、地区) 有着不 同的利益和理想。面对全球化时代日趋频繁的文化交往,弱势 文化国家对国际文化交往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的觉察特别敏 锐。他们认为世界的强势文化会以自己的高科技优势和网络上 通行的主导语言所组成的跨国信息流,造成不对等的信息流向, 而这种不对等的信息流向有可能使强势文化多方面 (不仅是经 济、科技信息,而且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乃至 整体移人相对弱势的文化地区,最终遏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 发展,严重影响人类文化多元化繁荣局面。由于这种文化压制 的客观存在,必然会激发弱势文化国家奋起保护和高扬民族文 化,而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还会不惜强化本土文化的 某种封闭性和排他性,而这种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又极容易引发 世界性的文化对抗和冲突。显然,弱势文化国家忧虑的是文化 的多元化发展所受到的威胁,是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滞后所带 来的对抗,他们认为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强势文 化的霸权行为。因此,他们更加关注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实现文 化与历史的公平和公正的问题。强势文化国家则以世界主体的 姿态思考人类的命运和全球文化的走向,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自 己所面对的问题的严重性:人口与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暴力6 追 求 与选 择 的普及化、民间化,恐怖势力的威胁,国家和社会治安成本的 快速增加,贫富地区的鸿沟不断增大,新自由主义“神学" 的 失败和宗教激进主义的崛起,世界文化的深层对抗……总之,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成为一台力量日趋强大却无法控制的发 动机,而整个世界又未形成一种国际体系或架构,因而无法对 人类进行管理和改造。显然,强势文化国家没有弱势文化国家 的那种忧虑,在他们的认知地图中,世界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只是这种控制尚未巩固,问题多,秩序乱,亟须建构一种能充 分体现自己意志的国际体系或架构,以实现对人类的管理和改 造。他们对自身的危机并非没有意识到,而且也经常谈论,但 这种谈论只是为了使资本主义具有更理想的、更具前瞻性的危 机应对能力。像20 世纪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霍布斯鲍姆这样 有大历史眼光的学者,在谈及人类的未来时,虽然明确地指出 “人类若想要有一个看得清楚的未来,绝不会是靠着过去或现在 的延续达到”, “ 人类社会若不大加改变,将会是一片黑暗"。① 但这种睿智实际上是意识到资本主义这种体系,在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内,既没有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也没有一条真正的 出路,因而不得不“大加改变",在自身内在机制之外寻找生存 和发展希望的一种理论构想。 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文化交往的态度,在世界上形成了人 类文化发展的两大思路。 ① [英]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 863 页。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7 最能代表强势文化国家倡导全球化的政治、文化目的的, 是曾任美国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全球 化社会" 这个概念就是他提出的。他的观点对理解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所发生的事件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我们虽然处 在一个到处谈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立场的时代,但这已 经不太重要了。“从今以后不大可能再讨论帝国主义的命题,包 括文化帝国主义和经济帝国主义,尤其是文化帝国主义。因为 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为所有社会的新模式——‘地球村模式’ 或‘全球化社会…。他明确宣告:“美国在60 年代就成功体现 了全球化社会,在历史上第一个接近全球化社会和地球村平台 的国家是美国。我们之所以不能再讲帝国主义因为美国向所有 社会提供了一个模式:这当中没有力量关系,因为这个模式是 中立的。”他举例美国输出的牛仔裤、模特儿、电视系列剧遍及 全世界。按照他的说法,“在东方国家只存在着一种使人感到无 聊和烦恼的文化,所以美国代表了唯一行得通的人类演变的模 式。”一言以蔽之,美国“是历史上最全球化的社会”。布热津 斯基从中得出的政治、文化教训是:“今后我们应通过网络外交 的方式来实现炮舰外交和实力外交不能实现的目的。"①这当然 不仅仅是布热津斯基个人的观点,他实际上陈述的是20 世纪后 期美国所积极推行的全球战略。在这个战略中,美国是全球化 的关键性的推动者,人类必须接受的“全球化社会" 的模式只 ① [法] 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第 296 页。8 追求与选择 能是美国提供的据说是“历史上最全球化的社会”。因此,所谓 全球化就是按照美国模式对全球进行新的整合,即实现美国所 谓的人类社会的新秩序。 强势文化国家的全球化的理念,不是空穴来风。源于哥伦 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西方史学界的“西方中心论”是它的根 脉。它与 1 776 年出现的由亚当·斯密所代表的“重商的普遍共 和国" 的原则相结合,又经当代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的经济运作 所发展,最终把资本主义看做一种能够自我调节的、可持续繁 荣和发展的稳定的世界体系。在这个世界体系中,中心地带雄 踞着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运转的霸权国家,而处 于中间过渡地带和边缘地带的国家,由于自身经济无法摆脱资 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制约,再加上国际传播模式是从中心向边缘 渗透的,因而不得不依赖中心地带国家 (即所谓的‘向心倾 向”),不得不在全球分工的基础上听命于中心国家在政治、经 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整合。这样的世界体系理论实际上 是在告诉人们:“全球化" 仅仅是一个新概念,它只不过是换了 一个角度把历时长远的资本主义的进程作了个新描述而已。同 时,它也暗示人们,全球化只能是按照某种设定的模式、循着 某种支配的程序而展开的作业,这个作业的完成就是作为全球 核心文化的中心地带国家的价值观、消费品和生活方式的世 界化。 强势文化国家清醒地意识到,只要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 发展的规约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就必须在不同文化间频繁、深 入的交往中展开。于是它们利用自己高科技领先的优越条件,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9 尽可能地强化和扩大其文化传播的能力。最能代表强势文化国 家倡导全球化的文化传播意图的,依然是美国的最高决策当局。 苏联解体后,他们意识到那种“脱离大众的具体 日常生活现实 而灌输思想和观点的设想被证明是无力的",这意味着在今后的 历史时期内,他们将更加重视人的灵魂本身的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初,前总统布什决定重组正式的电台和电视台,以便这些 “媒介保持竞争状态”,打开通向产生大众影响力的通道。布热 津斯基也认为:“如果说美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化的社会, 是因为它是第一个传播发达的社会,全球至少有 65%的信息源 和信息接收终端在美国。我们是一个最传播的社会。" 后来,在 回答地理政治学家米歇尔· 富歇的提问时,布热津斯基在明确 表示今后“经济成功和文化影响将会越来越重要" 之后,再一 次炫耀:“美国的强大基础在于它对世界传播市场的支配,85% 的文字和影像来 自美国。" 他们的实践让其深刻地意识到,要消 解对手的合法话语,就应该生产 自己的动员叙事和合法化叙事; 要占领他者的文化市场,就必须以提供选择的自由来取代他者 提供的标准。这样一来,所谓的“依赖大众文化已经实现的对 各种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想象的投资,追寻文化的普遍观 念的大门被打开" 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的一些人文学者也竞相 唱和,认为“西方社会的使命是在世界各地激励政治制度和 自 由经济的发展类同于西方,类似西方的形象”。① 美国就是仗着 ① [法] 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 第 119、138、15 l一152、234、296 页。1 O 追求与选择 自己具有对世界传播市场的支配权力,仗着是世界上文化产业 的强国,不仅迫使其他国家和社会不得不在一种被控制论模式 操纵下的信息和传播体系中,承认美国式的“商业 自由的表述" 原则,。而且使美国的文化产品 (所谓有“普遍" 作用的产品) 在全球广泛传播。这样的文化传播其实是新的权力形式的特殊 运作,它的可见效果是,让美国的大众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异质 文化规范来定义本土的文化价值,在重新意义化的过程中,把 社会公民的同一性转化为消费者的统一性,进而在人际关系中 渗透进广告标准和商业逻辑,让人们在 自由选择各类 (物质与 精神的) 产品中,悄然放弃未必都是过时的本民族文化的价值 理性基础,弱化甚至淡忘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强势文化国家特别是美国假全球化之名,积极推行对世界 的不平等整合的战略,引发了一种几乎在全球泛滥的文化同质 论 (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文化趋同论 " ) 的思潮。它的核心 内容是 :美国不仅是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国家,而且由于它实际 上已经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模式,因此它理所当然 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所谓文化同质,就是与美 国, 或者大而化之地说,与西方的文化同质;所谓文化趋同,就是 文化向心,趋向中心,大家都趋 向中心了,文化就 自然 同质 了。趋同可以根据各 自文化的特征而殊途,但必须同归。由于 承认在一定时期内的殊途的合理性,一些美国乃至西方的人文 学者,都据此而有意地绕开价值趋同不说,大谈他们尊重不同 文化发展道路的独立性的美好愿望。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和社 会在这一文化发展思路的影响下,程度不同地都出现了宣传与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11 “去区域化逻辑”相呼应 的所谓 “向心逻辑 " 的倾 向。这个 “向心逻辑" ,借用管理科学的知名人物、《哈佛商业文摘》主 任西奥多·莱维特的“被观察到的有决定性影响的趋势" 来描 述,就是“个人主义的发展 " 和“青年人的美 国化”。据说, 这种美国化的趋势,是与“新技术压力下的需求的同质化”密 切联系着,其最大特征就是把人的文化需求模式化。① 这倒让 人们想起霍布斯鲍姆与意大利记者安东尼奥·波立陶,就新千 年几个重大问题谈话时对美国的评价: “ 美国不是一个普通国 家,而是一个致力于以某种特定方式改造世界的国家”;“总是 想成为全球模式的野心和趋势,是美国体制的内秉特性”;“在 美国成为世界警察或者建立一种世界新秩序这种激情的背后, 潜伏着一种风险”。② 独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的宣传,和以现代化推进者 自 居的强势文化国家的世界“一体化”行为,使得当今这个世界 国家与国家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与文 化之间,不得不以前所未有的敏锐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结构 和再结构 自己的生存网络。于是,一方面,它们彼此间的相互 依赖关系更加紧密了,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某种凝聚力有所增 强;另一方面,霸权国家的全球性扩张和受其操纵的动荡多变 的世界局势,必然会使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特性受到冲击,再 ① [法) 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第 230 页。 ② [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意] 安东尼奥·波立陶:《霍布斯鲍姆新千 年访谈录》,新华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2、74 页。1 2 追求与选择 加上它们之间原本就客观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 衡性,这些都不能不在它们的生存网络的不同层面中,增加几 多隐显不同、强弱有异的从属性的因素。世界变得不仅朦胧, 而且极其复杂。面对这样的态势,如果要想在世界上真正不允 许“狐狸在鸡窝里的自由",每个国家或社会就必须创造并坚持 属于自己的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模式。实事求是地说,面对 经济全球化,没有一种文化是能够自给自足的,特别是,在强 势文化国家支配世界传播市场,致使全球信息流量不公平的状 态下,一个国家因接收外来的信息流量过大而失衡,必然会给 本民族文化价值带来可能被解构的威胁,或因此而走向反面, 实行逆历史潮流而向的闭关锁国政策,又会 自弃于国际社会。 这就迫切需要不同的国家或社会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模式来找 到正确的平衡度。 弱势文化国家立足自己的历史与现实,在宏观的历史反思 基础上,通过对强势文化国家宣传的文化同质论的深刻辨析, 意识到这种文化同质论是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他们明确地 提出了另一种文化发展的思路。他们认为人类的文化不是趋同 的,而是趋优求异的。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之“水" 是 往高处流的。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都是要发展、要进步的,不 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想要发展和进步’就不能不与 外界建立一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换句话说,这种 发展和进步有赖于不同文明区域彼此间的交往与竞争。正是在 这种交往和竞争中,不同文明区域的主体总是向比自己优越的 异质文化吸取营养性资源的,各种文明区域的文化不断吸取异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1 3 质文化优秀的营养性资源的历史链条,构成了人类文化之水向 高处流的壮观景象。在文化的趋优过程中,虽不乏对其所认为 的“优" 的模仿,但从根本上来说,趋优是对“优”的一种选 择、更新和重构。这种选择、更新和重构,有一个基本的、非 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能修改的参照,就是本土文化的特殊历史 经验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由于构成这种经验和需要的因素是独 特的,由这种经验和需要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综合性运作所产生 的文化价值意向是极富特色的,它不可能等同于另一个文明区 域的文化价值意向,因而,趋优最终在结果上呈现的是“异" 而不是“同”。趋优,使本土文化与其他文明区域的文化保持了 一种沟通与交融的开放态势,是本土文化争取成为优秀文化的 动力。求异,使本土文化更具特色,由于是在趋优的基础上求 异,这种“异" 不仅使本土文化更具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而且会与异质文化构成一种不无竞争性的亲和关系。 文化的“趋优求异”,不承认命定的“优",也不承认永远 的“优”,文化上的优,永远是待完善态的,因而趋优是无止境 的。文化上的“异”,是永存的,即使人类对其理想的生存方 式,在抽象的思维上,可以概括出几点相似、相通,甚至相同 的东西来,但在实际的存在上,也不可能进入无差异状态,因 而幻想消解文化上的异,是一种天真的梦语。强调文化上的趋 优求异,并不意味着否认在众多差异性文化的交往中,不会形 成某种一致性,甚至共同性,但这种一致性、共同性与文化趋 同论者强加给人类的所谓全球文化的普遍标准,是有根本性区 别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视界、自己的方式,用这种属1 4 追求与选择 于自己的视界和方式来看自身,永远不会是不合理的、错误的, 而引入他者的视界和方式,才能洞察自身的不足。正是基于这 样的理解,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性基础上的同一性,必然是在 各种文化的互认、互动、相互比较、相互选择中逐渐形成的, 而不是按照某种文化制定好模式,将其命名为全球文化的普遍 标准,强行扩张所致。查尔斯·泰勒说: “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 于,它认定,一种跨文化的理论的语言必然或者是他们的,或 者是我们的。倘若当真如此,那么任何想要跨文化的理解努力 都会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两难境地:或者接受不可更动的性质, 或者傲慢地坚持种族中心论。" “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向他们自 我理解的语言挑战的时候,就可以也向我们 自己的语言挑 战……我们能够用来充分理解另一个社会的语言并不是我们的 语言,也不是他们的语言,倒更像是这样一种语言:人们可以 称之为一种清楚对比的语言。用这种语言,我们可以把他们的 生活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构成可以挑选的可能性,这些可能 性与在两者内部起作用的某些人类常数有关。"①泰勒关于寻找 “一种清楚对比的语言" 及其功能的论述思路,与我们所说的差 异性基础上的同一性的思考意向有着相通之处。我们必须尊重 文化的差异性,即使在谈到对全球化的感受时,人们也不可能 是一种抽象的“地球村" 情感,而只能是不断发展、变化和丰 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情感。可以说,没有不同文明区域的文化 ① 转引自 [美] 布鲁斯·罗宾斯:《全球化中的知识左派》,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1年版,第11 1页注释。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1 5 的差异性,就没有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基础上的同一性,没有文 化差异性的繁荣与发展,就没有文化同一性的活力。有一种观 点认为文化是流动的、转型的、混合的、包容的实体。作为一 种经验性的直感描述,它当然不无道理。但是,人们不能仅仅 承认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混合:I!生、杂交性,更要看到这种混 合、杂交的结果并未改变,而只是丰富、发展了文化的独特性。 任何文化都要不断地再生自己,混合、杂交就是再生自己的一 种途径。但混合、杂交只是使参与其中的文化的不适应部分一 变再变,这种变化不是按照某种文化的指向去变,而是产生变 化的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按照自身的需要所进行的吐故纳新。 被纳进的“新”,要经过结构质变后方可成为该文化的构成因 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常有“失根" 与“寻根" 现象的交替 出现,但优秀的、可作为传统保留下来的文化成就,仍然是与 其“根”保持着具有本性特征的联系。 文化的趋优求异的特征,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倡导 文化的同质论和文化的特殊论,都是片面的。“同质" 就得让与 “质" 不同的文化去“趋同”,而在“趋同" 之下是明显的不平 等;“特殊" 既会导致排他,也有可能与另一种同质论难解难分 地纠缠在一起。坂井直树说得好: “ 跟两边大肆宣扬的正好相 反,普遍论和特殊论恰恰是互相加强、互相补充的;它们从不 真正对抗;对话性的遭遇必然会危及它们那名义上是安稳和谐 的一言堂世界,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对话性遭遇,它们便彼此 需要,并且不得不尽一切办法来建立一种对称的、相互支撑的 关系。普遍论和特殊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陷而包庇对方的缺陷;1 6 追求与选择 在它们的同谋关系中它们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就这方面而言, 像民族主义这样的一种特殊论永远不可能是对普遍论的严肃批 判,因为它是后者的同谋。”①实践证明,全球化时代民族关系 的狭隘性和排他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国家和民族自己发展出各 种普遍关系则是可能的。因此,弱势文化国家主张在趋优的前 提下,平等、公正地发展各种文化的特殊性的同时,积极参与 在文化差异性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人类文化同一性的建构。 三、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的两个前提 不论是发展各种文化的特殊性,还是参与文化差异性基础 上自然形成的文化同一性的建构,都必须坚持两个前提: 首先,必须批判独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宣传的“向心 逻辑”。把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来研究,是社会学家和历 史学家的一项重大学术贡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现代世 界体系》,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它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对 资本主义这一世界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其基本特征作了颇具创 意的阐明,而且还在于作者能科学地针对资本主义无法消除其 固有的不平等,和由此引起的各种紧张关系的情况,指出其必 将被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新的世界 体系所取代。这样的学术见解对世界发展的导向是积极的。然 而,独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论却把资本主义体系的历史和 现实作用,竭尽其力地夸大化了、神圣化了。它把西方,特别 ① [美] 布鲁斯·罗宾斯: 《 全球化中的知识左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1 页。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17 是美国确立为世界的中心,将其文化模式定为世界文化的楷模, 将其社会制度说成是人类历史一体化的必然归宿;它不尊重也 不承认 (经常是以歪曲的陈述方式出现 )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 着 自己独特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对 自己的发展趋向有着不 可剥夺的自主选择的权力;它无端地轻视不同国家和民族对 自 身不得不遭遇的既有的所谓资本主义“普遍的" 大趋势所赋予 的意义,把 自己所谓的世界趋势视同命运;它立足于资本主义 强势文化国家已得的世界地位和霸权化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辐射力、渗透力,抓住所谓富有世界使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 经济运作所呈现出的某些新现象,大力宣扬民族国家 日趋削弱 和据说是再也不会转换的“向心逻辑”。这种理论是文化帝国主 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遭到具有深刻历史理性的人文学者 的批判是理所当然的。① 所谓“向心逻辑" 纯然是一个伪命题。 沃勒斯坦在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时,认为它是被多元政治结 构所肢解和整合的生产结构,其所遵循的逻辑,是有利于那些 能够在市场网络中实现各种暂时垄断权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主 义逻辑,在这种逻辑的作用下,边缘地带服从于中心地带的需 要。他明确表示,这种关系是不平等交换。这与独尊资本主义 ① 英国学者约翰·汤林森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 中写道:文化帝 国主义的理论认为“全球化就是通过某种支配程序而展开的全球化作业,其中的西 方 (或美国、跨国资本主义 ) 即把各类文化统统纳入 自己麾下,如乔纳森·弗雷德 曼所言,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意在设定全球化的初步轮廓来让人接受,它把全球化 定义为‘一种帝国主义特有的带有等级的东西,是一些核心文化所表现出的愈益膨 胀的霸权主义 ,是美国的价值观、消费品和生活方式 ’’。见吴士余主编:《大众文 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 1 年版 ,第 6 页 o1 8 追求与选择 世界体系理论宣传的具有自觉精神倾向性质的“向心逻辑" 完 全是两回事。文化是趋优的,这“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所创造的某些真正优秀的文明成果,但趋这样的“优",不是无 原则的依附,不是向往性的心仪所促使,更不是简单地照搬和 套用,而是极具 自我针对性的一种选择。它根本不是什么“向 心逻辑炒的作用,或者是附属于资本主义的“上向" ①发展,恰 恰是不同民族文化遵循 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人类大量的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大凡丧失了民族文化的自决机制和能力者, 其亦步亦趋地追随他者的文化,几乎没有不以陷入无法克服的 危机中而告终的。不少明智的西方人士也早已看清楚了“向心 逻辑" 的实质,正在于“强迫其他大陆的民族和文化接受西方 关于文明、民主和人权的理想和观念",而这种“做法是否有合 法性是值得怀疑的”。②与“向心逻辑”相呼应的,是所谓民族 国家的政权力量已经被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的经济运作所削弱的 议论。20 世纪 70 年代的一些作者,诸如巴尼特和穆勒就认为民 族国家的权力正受到跨国公司的侵蚀。后来,安东尼·吉登斯 也认可了这种认为民族国家正在失去曾有的几乎全部权力的论 点。然而,主张“全球化终结 " 的全球经济问题研究专家阿 兰·鲁格曼却根据雷蒙德·弗农的研究成果指出:“弗农发现, 民族国家政权的力量并没有被跨国公司削弱,而是在政府和公 ① 一种世界主义的代理人或参与者,不是西方人,但他们的动向却是朝着 “先进的" 西方,由此可以自我描述为一种“上向”社会流动形式。 ② (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6 页。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19 司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变化平衡,随着特定时期的环境变化而 变化。"①无独有偶的是,霍布斯鲍姆也认为,“我们应该明白的 是,并不是国家的权力正在受到限制,至少在理论上不是这样。 实际上,一个国家发现 自己领土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对此予 以控制的能力,比以前更强了。" 独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论 家们之所以煞有介事地提醒人们注意国家权力弱化问题,一个 明确的意向是要按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需求,建立一个 “有效履行政治与军事职责的单一的全球权力机构”。②对此,还 是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学风的霍布斯鲍姆说得明白:“全球化是 一种不易应用于政治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具有一个全球化的 经济体系,我们可以向往一种全球化的文化,我们当然也拥有 一种全球化的技术和单一的全球科学,但是从政治上来说,我 们所拥有的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多元化的,而且分成了不同的领 土所属国家。……在理论上,有可能建立一种全球性机构,但 我认为政治活动不可能在这种真空状态下运作。实际上不存在 全球性政治机构。"③ 由此可知,所谓民族国家权力被削弱的议 论,其实陈述的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批判“向心逻辑" 和民 族国家权力削弱论,自然寓含着反霸权的意向,但这并不意味 着同意反霸权在行动上就必须坚持毫不妥协的地方性。坚持地 方性虽然是一种抵抗性的历史经验,但却是消极的,也未必是 ① [英] 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三联书店f2001 年版,第270 页。 ② [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意] 安东尼奥·波立陶:《霍布斯鲍姆新千 年访谈录》,新华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2、65 页。 ③ 同上书,第 65 页。20 追求与选择 有前途的。弱势文化国家应该清楚,我们不只是从文化差异性 的角度,更是从权力不平等的角度来批判霸权的。真正的反霸 权,应当激励一种竞争与超越的意识和实践,不是毫不妥协地 坚持地方性,而是开放地方性,更新地方性,发展地方性,只 有这样才能抗衡霸权文化,甚至超越霸权文化。 其次,必须确立公正的人类意识。这是批判文化“同质论" 和“向心逻辑" 的思路之必然指向。公正的人类意识,要求心 悦意诚地承认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应有的尊严与正当的权利。 立足于公正的人类意识,就应该把全球化视为人类的价值目标, 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种文化的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 价值目标,人类必须从高度前瞻性的理性出发,恪守共处的基 本准则。共处必须是彼此平等的。它不需要凌驾于人类之上的 “上帝",以唯我独尊的君临天下的姿态,来主宰不同国家和民 族的命运。它也不相信“强权真理”,似乎谁称霸世界,世界的 信条就是谁的! 平等是以消除偏见为前提的。偏见,是历史积 淀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隔膜。消除它,不应是针对某一个国 家或某一个民族而言的。换句话说,消除偏见不是单向度、单 方面的,它是面对全人类的,是人类整体精神提升的任务。因 此,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对此做出自 己的贡献,并且要敢于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中那些热衷于把利益 冲突 (这是可以而且能够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的) 转化为文化 冲突的极端狂热分子进行抵制与斗争。但是,由于当代文化霸 权的危害,直接影响到作为人类价值目标的全球化的实现,消 除强势文化国家的偏见就显得特别突出和紧迫。很多西方知名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2 1 人士在这方面已经开了个好头,表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公正 态度。詹明信就认为:“我们 自以为世界主宰的美国人正处在 与奴隶主相同的位置上。我们所形成的上层奴隶主的观点是我 们认识上的残缺,是把所观物缩减到分裂的主体活动的一堆幻 象。这种观点是孤立和缺乏个人经验的,它掌握不住社会整 体,像一个没有集体的过去和将来的、濒死的个人躯体.o、”① 联 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其《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一书中,严肃 地批评了某些西方人的“傲慢狂妄",在指出当代“多发的原 教旨主义的危害" 的同时,不无深刻地反省和批评了西方的基 督教原教 旨主义,并对美 国“总是根据 自己的政治、经济利 益" 来决定“该指责谁和不该指责谁” 的霸道行为进行了谴 责。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在全球化时代,迫切需要树立一种 对其他文明和宗教的有关学说持尊重和宽容态度的普遍意愿”, 希望各国的“思想科学" 能从所有文明中的“各种学说中发现 更多的共识”,不仅传播这些共识,而且要帮助人们确立“每 个人都能从他人那里学到些什么”的意识。② 西方知名人士的 睿智和良知,对消除偏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他们身上, 人们能够感受和领略到一种对 自己国家和民族、对其他国家和 民族,以及对整个人类命运高度负责的崇高品德,而这种对人 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正是公正的人类意识得以确立的重要组成 ① [美]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 世界文学》,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545 页。 ② [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6—67、69、70、255 页。22 追求与选择 邵 分 。 坚持上述两个前提,对于全球化时代发展各种文化的特殊 性,对于每一种文化参与在文化差异性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人类 文化同一性的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实践中真能坚持 这两个前提,人类文化的同一性的自然形成就有了可能。所谓 人类文化同一性的自然形成,是针对文化“同质论" 的。“同质 论" 的倡导者非常自负地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犹如整个世 界未来的新秩序一样,必须而且只能由他们自觉设计和规划。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忘记了人们的 信念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真理的标准,因为人类的知识从本 质上说是易犯错误的;第二个错误,是不承认未经设计的社会 规则和秩序,更不要说承认未经设计的社会规则和秩序往往是 意义更加重要、作用更加巨大的社会历史现象。弗里德里希· 哈耶克曾经以“乡间小路”为例,说明了未经设计的社会规则 和秩序的模式的存在:“最初每个人都为自己寻找在他看来最好 的路线。但是这一路线一旦被用过一次,它便有可能变得更容 易通过,因此,有可能被再次利用。于是,道路变得越来越清 晰,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利用,从而排除了其他可能的道路。 人类在这一区域的行走逐渐适应了一个明确的模式,它虽然是 许多人有意决定的结果,却不是出自哪个人的自觉设计。”①“乡 间小路" 的存在当然是一个简单的事例,但是它寓含着一个深 ① 转引自 [英] 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 书馆2002 年版,第 197 页。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23 刻的道理,即某种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人 自身的进步的规则与 制度,很可能是在没有任何全面设计组织,没有权力或政府的 介入,没有强制,没有对人的自由的干涉的情况下产生的。这 里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说明:第一,人类总是在设计 自己的美 好前程和理想社会,并从正确的、有效的设计中获益 良多。设 计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之一,也是人类诸多能力中至为关键 的一种,因此,最容易被人类忽视的是未经设计的现象。科技 的发展使得它的产品比如电脑有序精确运作,让人面对 自觉的 设计不得不叹服。然而,更有令人叹服的东西,譬如未经设计 产生的非社会秩序:生物有机体,还有未经设计的整个宇宙运 行的秩序,小到生物有机体,大到整个宇宙,其秩序都是未经 设计的,人类当然没有理由忽视 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中的未经 设计的秩序和规则。第二,在人类社会,自觉设计的社会秩序 和规则,是与未经设计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同在的,它们在推动 社会的发展上虽然各 自发挥着作用,但如果处理得好,二者可 以构成一种互补关系。我们提请人们注意“乡间小路" 模式的 未经设计的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存在,并不是要否定 自觉设计的 社会秩序与规则的存在和意义,也不是如哈耶克那样,要把未 经设计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奉为至尊。第三,人类文化中稳定性 比较大的东西,如不同文明区域中的风俗习惯,大都不是 自觉 设计的产物。对未来世界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的文化状态这 样的问题,尽管有不少理论家和思想家在为人类设计蓝图、指 引方向,但他们致命的弱点在于 自己的设计只能根据既有的经 验和逻辑,即使他们的智慧再出类拔萃,也无法预计到在一个24 追求与选择 漫长历史时期内,不同文明区域的文化在相互交往中,有多少 大量不同类型的要素会互相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种状态,而 这种状态又会引发什么样的多种连锁反应和建构。也就是说, 自觉的设计由于根本不可能把未经设计的社会规则和秩序的作 用完整地包括进来,它总是处于一种待修正、待完善,甚至待 颠覆的状态。哈耶克没有想到,当他把一切 (有益的) 社会秩 序必定是设计的产物这一观点概括为“建构论理性主义的错误 哲学”①并加以批判时,这一观点却非常适用于本不是他所想批 判的文化“同质论”的倡导者。第四,之所以说人类文化同一 性是自然形成的,就是因为这种形成过程主要不是“建构论理 性主义" 哲学基础上的实践,而是“乡间小路" 模式的未经设 计的社会规则和秩序所起作用的结果。 “ 乡间小路" 形成的特 点,是没有干涉相关的个人自由, “ 我们也可以设想另一种情 形,乡间小路是由政府设计和建造,法律规定在当地行走的人 要在这些‘官道’的某一条上行走。在这种情况下,行走的个 人便没有多少自由可言:行人将被迫选择 (被强制使用) 少数 道路中的一条,一些个人有可能不得不首先铺路。"②“乡间小 路" 是不允许干涉相关的个人自由的,否则它就失去了“乡间 小路" 的价值和意义,也很难形成自身。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 区域的文化之间所进行的多种多样的交往,虽然是不同文化主 体有意决定的结果,但最终在诸多文化的差异性基础上构成的 ① [英] 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第 199 页。 ② 同上书,第 197 页。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价值取向研究的宏观背景 25 那个人类文化的某种同一性,却不是出自哪一个文明区域里的 文化主体的自觉设计,它就像那条形成了的“乡间小路",是 人类在彼此的文化交往中逐渐适应了、并为不同文明区域的文 化所认同的一个明确的模式,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同 样,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允许强势文化国家以国际政府的姿 态来干涉相关的文化的自由的。哈耶克是这样定义秩序的:秩 序是“大量不同类型的要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我们 可以根据自己对整体的空间或时间成分的了解,学会形成对另 一些成分的正确期待,或至少是一些大有机会证明为正确的期 待"。① 这样的秩序观起码有一点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 是:为了让大量不同类型的要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状态能成为 一种让不同文明区域的文化主体都比较满意的存在,关注这种 秩序的不同文化主体,都应该“学会形成对另一些成分的正确 期待"。 至此我们可以说,全球化时代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规约,是 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强势文化国家和弱势文化国家对这种规约 的主张和实践大不相同,但人们 自会通过比较、鉴别,从中理 解到真正体现这种规约的,不是人类文化的“同质论",而是立 足于文化发展趋优求异规律基础之上的、人类文化同一性 自然 形成的理论。 ① 转引自 [英] 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商务印 书馆 2002 年版,第 198 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