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声音——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掌声。
“现在有的人要丢掉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或是要批判毛泽东思想的主要部分。我认为这样做是危险的,是要吃亏的,是会碰得头破血流的!”
掌声。
“请同志们对于一个有几十年生活经历的老年人的讲话给予考虑,想想是否有几分道理?”
掌声雷动。
掌声,掌声,为什么会有如此热烈的掌声?
这是1980年11月27日中纪委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78岁的黄克诚将军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毛泽东的讲话。稍微仔细一点儿的人看到,黄克诚将军在发言时,并没有发言稿。金边眼镜镜片后面的那双眸子一直望着一个方向,而那个方向不是与会者最多的地方。只有当掌声响起时,他才把目光从前视的方向转过来。
两个月前,将军的眼睛失明了。
人的心态很奇妙,有时同样的话,不同身份的人说,所得到的效果会完全不同。其实这番话,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当时,如果让华国锋说,如果让汪东兴说,如果让叶剑英说,都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如此强烈的效果,甚至还会被人们误解。
而他说,这番话的震撼力量和深远影响就完全不同了。
会后有人听到这样的对话:
“他的眼睛看不到了。”
“不,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庐山会议——黄克诚“自投罗网”
21年前的那个著名的庐山会议又呈现在知情人眼前。
夏天的七八月,本来是庐山最美好的避暑日子,山清水秀,凉风习习。但是1959年的仲夏时节,对黄克诚将军来说却成了最烦闷恼人的日子。庐山上惊雷闪电,密云欲雨,气压低得叫人透不过气来。
一连好几天,黄克诚将军几乎从早到晚都枯坐在176号别墅的房间里,心情沉重而烦躁。
他经历过“AB团”的诬陷,经历过长征路上因提意见而被撤职的不公正待遇,也经历过解放以来的风风雨雨,却从未经历过如此痛苦的心灵上的煎熬。一场政治大风暴突然从天而降,雷声隆隆,惊天动地,而且竟轰击到他的头顶上,这是他做梦都不曾料到的。
7月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
会议原定日期为14天,主要议题是总结经验,纠正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等“左”的错误,讨论下半年和以后4年的经济工作任务。
庐山会议开始时,毛泽东把国内形势归纳为三句话:“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并号召代表摆问题,找根源,求改进。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他还强调,“大跃进”是“得不偿失”,从全面来说,还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
国防部长彭德怀在小组会上多次发言,尖锐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但他对大会即将结束也没能透彻解决问题和统一认识深感忧虑。14日,他动手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的意见。这就是那封著名的万言书,也是致他自己于死地的意见书。
毛泽东很敏感。他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冒犯,党内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斗争。于是他要求会议延期,请大家评论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并通知彭真、陈毅、黄克诚、安子文、林彪等人也上山来参加会议。
黄克诚将军18日晚抵达庐山,他没有料到,秀美绝伦的庐山竟是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可怖“坟场”,庐山之旅竟意味着厄运的开始。不知是偶然还是出于其他考虑,他被安排与彭德怀同住一栋房子——176号别墅,而且是隔壁。
“我给主席写的信你看了吗?你觉得怎么样?”
“我看了,这封信写得不怎么样。有意见可以当面说嘛,写信干什么。信里有些提法和用词也不太妥当。”
这是彭德怀元帅和黄克诚将军第二天早晨见面时的对话。它说明黄克诚对彭元帅的意见书颇有微词。但在这天的小组会上,他却说:“彭总的信总的精神是好的,至于某些提法、词句,可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