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

孙中山传 作者:张磊 张苹


经过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下旬在广州隆重召开。

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与会代表165人,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瞿秋白和林祖涵等出席。李大钊等5人被指定为大会主席团。一些共产党人还参与了宣言审查委员会、党务审查委员会和章程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大会的根本任务——如同孙中山在开幕词中所指出——是“要把国民党再来组织成一个有力量、有具体的政党”,以便“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大会的主要议程和内容为通过宣言、党章和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改组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大会经过了认真讨论与激烈论争,全票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章程》、《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案》等重要议案。最后,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与监察委员。共产党人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瞿秋白、林祖涵等10人和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等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大会所通过的最重要的文件,就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这个宣言,系此次大会之精神生命”。因为“此宣言将国民党之精神、主义、政纲完全发展,并应使之实现”。宣言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制定了以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国内军阀”为奋斗目标的民主革命纲领。宣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被规定为“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宣言特别强调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这就使民族主义不仅有了明确的战斗目标,而且阐明了新的社会阶级内涵。民权主义强调了要“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惟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明确规定国家权力“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必须使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剥夺“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的自由及权利,即将对人民实行民主同对敌人实行专政紧密结合起来。民生主义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之外,着重强调了“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确认了“当对于农夫工人之运动,以全力助其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使日趋于发达,以期增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实力”。宣言并明确宣布:“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其真释具如此。”至于三大政策的制定,更成为新三民主义的灵魂。作为战略与策略的三大政策使三民主义的原则和纲领得到了至关重要的补充,即解决了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力量配置问题。

毛泽东充分阐明了宣言的划时代意义,认为“只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里对于三民主义的解释才是‘真释’,其他一切都是伪释”。因为“这篇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而“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89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