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我和沉石相识,是在北京日报组织的首都作家赴云南笔会上,他是部队作家,又是解放军报的资深记者,他的写作颇有些传奇色彩,曾只身一人去过马六甲海峡,行走在青藏高原无人区,穿越过金沙江大峡谷,探访过神秘的罗布泊,等等。他的作品《黑色马六甲》《死亡之窟》《谍?爆》《谍杀》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对生命的深邃思考。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他很真实,很直爽,遇到看不惯的事,一针见血,从不拐弯,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成了心心相印的朋友,私下也交换各自新出版的书籍。
沉石的散文很有感染力,《南梁思絮》发表后,各大网站迅速转载,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一篇写刘志丹在陕甘宁南梁地区战斗和生活的散文。特别在构思上,以第一人称采访刘力贞开始,由刘力贞引出了南梁根据地,作者深入探寻刘志丹。面对着南梁的遗址,把刘志丹在南梁的战斗故事借景托出,沉石选取了精彩片断,从细节上写到了山梁之间的两个窑洞,写到了华池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和军委主席刘志丹的战略部署,写到了两个窑洞为了战胜敌人,相互掩护所起到的作用,形象而逼真。沉石选用“思絮”二字,行文始终围绕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一种内心追求,那就是南梁精神。沉石在探寻南梁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对刘志丹的敬仰,对南梁的思考,整篇文章在时空交汇处,突出了南梁情怀和思絮的美感。
习仲勋为重修《华池县志》题词:“发扬南梁精神,再展华池宏图。”南梁精神作为一种革命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2009年,习近平在视察南梁革命纪念馆时说:“列宁学校是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根据地建立的第一所军校,是一所具有75年历史的红色学校。这所学校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同学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仅要好好学习,而且要时刻牢记并珍惜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还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奋斗精神,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南梁精神的弘扬与继承,应从学生开始,懂得那段历史,学习那段历史。作家沉石沿着南梁寻找,在历史与现实的前沿,用一颗热血之心,完成了《南梁思絮》,文章充满了对南梁精神的无限崇敬之情。当今的学生读到这本书时,心中会由衷感受到百年中国梦的深远和意义……
2012年10月,沉石随作家采风团去了新疆。不久,他发短信告诉我,新写的一篇散文《翻阅塔克拉玛干》发表在《解放军报》上,让我多提意见。我打开电脑,第一时间读到了这篇散文,实实在在被他的文字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