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爱的举足轻重

硬汉普京 作者:德米拉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家庭作为一个自然的集体形式之所以有不可摧毁的力量,这是因为它的必要先决条件,即父亲的平等的爱在家庭中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作为一个父亲,是由男人的作用来决定其责任心的。一个负责任的、尽义务的父亲才是真正的男人。

普京,在世人面前强势冷漠,可在女儿们眼中,他却是一位护犊情深、愿意倾听的慈父。

自2000年出任俄罗斯总统以来,普京严厉打击车臣极端分子、国际恐怖组织和国内有组织犯罪集团,因此“结下了不少的梁子”。俄联邦安全局“不止一次”接到过“谋杀普京本人”或“家庭任何成员”的情报。车臣极端分子甚至叫嚣,如果能“抓到普京的千金”,那么会比暗杀普京更有影响。因而,普京一直严守着女儿们的隐私,也不允许任何媒体报道。而理解父亲一番苦心的玛莎和卡佳,也只能付出比同龄人更高昂的代价,其中就包括行动自由。

眼看着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普京夫妇还有一个更大的烦恼,那就是怎么才能为女儿觅得如意郎君。几年前,有俄罗斯媒体疯狂爆炒普京小女儿卡佳出嫁的传闻。尽管俄有关方面很快出面澄清,但据说这也勾起了普京夫妇的心事:女儿长大了,也到了谈情说爱的年纪了,可她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实在太少,到底怎么让她们获得美好的爱情呢?这着实是桩闹心的事。最近,有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说,普京夫妇都觉得,女儿不能再这样封闭下去了,他们已开始暗中为女儿物色对象。

“走到哪里都有保镖跟着,二十几岁了,我还不知道初恋的滋味!”玛莎曾向好友芭芭拉诉苦说:“有时候我真希望能像你那样随意走世界,轻松自在,找到自我。”

芭芭拉是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的女儿,与玛莎同龄。她们俩是17岁那年相识的。2002年8月,应时任意大利总理的贝鲁斯科尼之邀,普京曾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到意大利撒丁岛海滨度假。为了招待好玛莎和卡佳,贝鲁斯科尼特意将自己正在澳大利亚旅游的女儿芭芭拉召唤回国做“地陪”。由于芭芭拉会说俄语,又与玛莎同岁,两人一见如故。

后来,芭芭拉曾告诉意大利媒体说:“我原以为玛莎和她的妹妹会像她们的老爸那样严肃,没想到她们爱玩爱闹,没有丝毫做作的样子,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们。在搭直升机前往玛达莱娜岛观光途中,玛莎晕机了,我一路照料她,这次‘磨难’让我们成了好朋友。她回俄罗斯后,我们常打电话或上网聊天,分享彼此的快乐。”

普京的一位家庭朋友曾对外透露说:“尽管女儿们自己有种种烦恼,可玛莎和妹妹卡佳很能体谅父亲的苦衷。”

诚如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父亲对子女的爱必须具备这样两点才算完美:一是将人性之爱演变、提升为理性之爱,正确地爱孩子;二是必须让孩子明确感受到这是父亲的爱,体会到爱的温暖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前进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