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的话令陈独秀等人陷入沉思,陈独秀最终做出让步,对张国焘向马林提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计划与预算之事不再追究,同时决定找张太雷谈谈,请他不要将周、李写信给施存统一事告知马林,避免矛盾激化。
尽管如此,马林仍然隐隐感觉到陈独秀的敌意,他向张国焘抱怨说:
“陈独秀回上海有一段时间了吧,他为什么一直不肯见我?他到底什么意思,我不知道这样的人如何能肩负起中央局书记的担子。”
马林发完牢骚之后又表示,如果在这个位子上的是张国焘,事情会好办得多。马林或许说者无意,而张国焘却是听者有心。尽管张国焘此时并没有什么野心,对陈独秀也是十分敬仰,但马林的话无疑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令他心情大好,决定尽快想办法消除陈独秀对马林的成见,尽快促成两人会晤。
10月4日晚饭后,张国焘来到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准备像往常一样,从后门进到陈独秀家中。这一晚,他是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无论如何要说服陈独秀约见马林的。不料敲门之后,开门的却是一个陌生男人,张国焘立刻提起警觉,问道:
“陈太太在家吗?”
“你是谁,找她有什么事?”
“我是来收裁缝钱的。”
张国焘灵机一动,随口答道。当时张国焘穿了一身短衫裤,看上去倒是蛮像店铺的小伙计,陌生人打量他一番后,问:
“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上海人?”
“我是湖南人,我老板也是湖南人,我是跟着老板来上海的。刚来不久,上海话还没学好。”
张国焘的话打消了陌生人的疑虑,陌生人说了句“她不在家”,便关上了大门。
事实正如张国焘所料,就在这天下午,法租界巡捕房以宣传过激言论为由将陈独秀逮捕,张国焘立即将此事通知其他同志,令他们不要再去陈宅。
马林得知此事后,积极开展营救陈独秀的活动,花重金请来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法国律师巴和为陈独秀辩护。10月26日,公审公堂以“搜获书籍虽多,尚无激烈言论。惟查出《新青年》有违前次堂谕,判罚一百元了案”,将陈独秀释放。重获自由的陈独秀感激马林的营救,亲自登门拜访,两人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10月,张国焘离开上海,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2年1月21日,大会正式开幕,张国焘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就中国形势做了发言。
会后,张国焘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与代表张秋白、邓培一起,受到列宁的接见。这是张国焘参加此次会议的最大收获,列宁朴素的衣着,亲切的谈话,平易近人的态度给张国焘留下了深刻印象。
谈话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首先由张秋白请教列宁对中国革命有何指点,列宁直率地表示,他对中国革命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领袖,却不知孙中山这些年究竟做了什么,因此不能随意发表意见。接着他又询问道:
“共产党是否可以和国民党合作?”
“一定可以达成很好的合作。”张秋白立即表示。
列宁听后,将目光转向张国焘,请他就此问题发表看法。
“在中国民族和民主的革命中,国共两党应当密切合作,而且可以合作,”张国焘略作思考,回答说,“但是两党合作的进程中可能发生若干困难,不过这些困难相信是可以克服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正在学习着进行各项工作,应当努力促进各反帝的革命势力之间的团结。”
列宁对于张国焘的回答比较满意。谈话结束时,列宁亲切地握着邓培的手,用英语对张国焘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发挥过重大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的或者更重大的作用。请你将我的意思说给他听。”
邓培是我国早期工运领袖,铁路工人出身。听了张国焘的翻译后,邓培笑着对列宁频频点头,列宁也微笑着予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