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倚重元老到闲置元老(13)

天下得失 作者:汪朝光 王奇生 金以林


“四老”之中,吴稚晖最受蒋尊崇。蒋日记中,常见敬佩“稚老”之词。 蒋在日记中“骂人”无数,而吴氏大概是极少未被蒋骂过的人物。在南京政府初期,“关于政府的大计,事很少没有和他商量过的,而他的主张往往占最后的胜利。” 但1931年以后,蒋主动征询吴氏意见的机会也日见稀少。直至抗战后期,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但已不复南京政府初期的情形。

张静江与蒋的关系,原本非同恒泛。蒋日记中曾有过“厚如静江,亲如膺白”之评语。 据罗家伦称,张氏意气很盛,“对于蒋,有时候也会吵到拍案子地步的,蒋常避其锋。” 时间长了,蒋亦渐感不耐。 1929年以后,蒋逐渐冷落了张。

戴季陶与蒋交谊深厚,但戴胡私交也不错。1931年汤山事件发生后,戴受绝大刺激而趋于消极。据罗家伦说,胡汉民为反对蒋介石制定约法,致电陈济棠,叫他公开反对,并准备军事。陈将胡电给戴看,戴又将胡电内容转告蒋。不料引出胡案来,戴甚感难堪。 从此蒋戴关系趋于疏离。王子壮日记中对此亦有说法:“戴先生为蒋先生至交,……戴胡私交亦密,因蒋胡之冲突,戴先生极难处,乃逃于佛,时以念经,减少烦闷,对胡事件虽告解决,二人间关系不免较疏。” 汤山事件以前,蒋政治上有何兴革,常会征求戴的意见。 汤山事件以后,“二人除公事接洽外,无私人往还,戴先生谓只拜年之际,一谈所见,是知过从之疏也。” 直到1944年以后,蒋戴关系才有所“回暖”。

应该说,1931年汤山事件,是引发一批党内老同志与蒋疏离的重要契机。蒋介石日记称:“党中文人重于私情,忘却公义,以余今日为对不起展堂,有伤友朋之情。” 戴季陶之所以感到难堪,亦是觉得自己的行为,违背了“友道信义”。如同1925年廖案时汪对胡、1926年中山舰事件时蒋对汪一样,此次汤山事件蒋对胡的拘禁,再次被党内文人以“有伤友朋之情”相责。尤其引发一批粤籍元老的强烈反弹,最终导致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蒋下野后,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说:

今次革命失败,是由于余不能自主,始误于老者,对俄、对左皆不能贯彻本人主张,一意迁就,以误大局。再误于本党之历史,允纳胡汉民、孙科,一意迁就,乃至于不可收拾。而本人无干部,无组织,无情报,……乃致陷于内外夹攻之境,此皆无人之所致也。

蒋将失败归因于“不能自主”,而为“老者”所掣肘,又是“不能自主”之首因。蒋自思反共以后,“一任所谓元老先进之摆布,对于外交财政皆不能坚持主张,又不培养人才,而一意迁就昔日之朽污”,深以为悔。

另一方面,蒋认为自己“无干部、无组织、无情报”,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鉴此,蒋乃刻意培植新生力量,成立“力行社”,正是这一计划的重大举措。蒋是军人出身,虽凭藉黄埔建功立业,但在党内仍感无自己的核心干部和高效能组织。蒋将国民党的组织大权托付给他最为信任的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但在应付党内反蒋派系的挑战和党外民众运动的过程中,二陈主导下的党机器显得疲软无力。 他时常在日记中流露出手下无人、求才不得的焦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