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被加到一个金融群。刚放下手机,信号灯就不停地闪。这个群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不是有人发巴黎的落日,就是有人发布鲁塞尔的城堡,不是公司并购,就是项目招人。我顺手屏蔽了。因为这一切跟我都没有关系。没有退群,是因为脸皮薄,放不开。
初中时候,我从学校小卖部老板那儿,第一次知道“人脉”这个词。老板坐在床上吃面条,垫着砂锅的是一本盗版成功学书。老板跟坐在门口玩儿的几个小家伙说:你们啊,谁将来能当多大的官,要看跟他最亲的几个人能当多大的官;谁能挣多少钱,要看跟他最亲的几个人挣多少钱。
老板他爹坐在小木墩上啃干馍,瘪着掉了半颗门牙的嘴,一脸木然。要是老头有力气抄起旁边的拐棍,估计要对他儿子的脊梁敲两棍儿。老头在小卖部门口卖面条,五毛钱一碗,挣一毛两毛。月收入不到三个儿子的平均数,充其量是儿子平均数的零头。
我们那几个小伙伴中,有一个后来去邻县搞房地产,挣得比我们其他人合起来都多。但小卖部老板的理论并没有因此破产,因为我们早就不跟那个土豪玩儿了。
我爸有个发小,三十年的交情,到了四十岁还无话不谈。四十岁后,突然从一个清水衙门的副主任科员升到了宣传口的领导岗位,正科级。从此就不大找我爸聊了。我爸有时找他聊,他总是打哈哈。我爸就感慨,没法儿再一起玩了。
人和人之间有没有交流的可能性,取决于互相之间能否传递有效的信息和情感。比如,俩人见面,不会来一句“地球是圆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构不成有效的信息,是废话。不过,如果你的朋友见面告诉你“地球是圆的”,也可能传达出另外的有效信息:这家伙可能神经了。而“吃了么”就不同,它至少是在询问一个答案。不过,也要分场合。大学时候,有次下午三点下课,楼下推自行车时,碰到一个刚才还坐在我后边的同学,随口就问候我:吃了没?我瞪了他一眼说:吃了。
像“hi”“hello”这种招呼,都是无效的交流。但它们的存在也意义重大,就是避免不够熟的人路遇时尴尬。你之所以每次在走廊碰见上司,都会说一句王总好,就是要保证哪天真找他办事的时候,他不会对你有意见,不会觉得这小子没礼貌。所有“hi”“hello”这种寒暄的交流都是在为未来可能的有效交流做铺垫。但是,如果你春节回家,下火车见到你爸开口来一句“晚上好”,就不像话了。如果你约了女朋友吃饭,两人相距一米,你抬起手,说“hi”,就是脑子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