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名 (4)

荣氏百年 作者:杜博奇


1910年6月,伦敦市场连续狂涨两年的橡胶交易价格突然逆势下跌,上海橡皮股票不可避免受到波及。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停止受押橡皮股票,并开始追索抵押款。嗅觉灵通的商人、橡皮公司老板趁股票尚在高位紧急抛售,逃之夭夭。及至消息公开,价值千两的股票在一夜间变为不名一文的废纸,来不及抽身的投资者被套牢,倾家荡产者不计其数,上海滩一派惨烈。

在这轮“橡皮股票风潮”中,上海银钱业成为“重灾区”,共48家钱庄倒闭歇业,占总数55%,欠款总额高达1933万两。鼎鼎大名的义善源、源丰润也未摆脱破产命运,在全国的分号土崩瓦解。受累于此,全国百家钱庄、票号倒闭,国内各大工业城市陷入金融恐慌,经济上升势头戛然而止。

因股灾引发的家破人亡与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社会治安迅速恶化。上海商务总会向两江总督紧急发电称,“上海工厂数十家,工人二三十万人,一经停工,与商业治安均有关系,提请代奏”云云。事实上,电文所列数字远远不能概括当时的形势,濒临绝境者岂止数十家?

被反复证明的一个事实是,金融与实业互相渗透,一旦发生股灾,实业必定遭殃。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灾难给初露头角的荣宗敬和荣德生一个“下马威”,他们手中各家企业支离破碎、前途未卜。

最先陷入危机的是振新纱厂。1909年前后,在橡皮股票最火热的时候,荣瑞馨曾大肆投机橡皮股票,不惜向汇丰银行举债,泡沫破裂后不仅血本无归,还面临汇丰银行逼债。为解燃眉之急,荣瑞馨将振新纱厂地契拿到汇丰银行作抵押。岂知“橡皮风潮”蔓延成全国风波,迟迟无力偿还贷款,抵押到期仍无法赎回,汇丰银行遂将振新地契上呈上海道台,声称要查封振新纱厂抵债。

虽然荣宗敬和荣德生负责日常经营,但大股东荣瑞馨掌管纱厂控制权,抵押地契一事瞒着荣氏兄弟和其余股东,直到衙门发来传票,蒙在鼓里的股东方如梦初醒。不幸的是,与振新有业务往来的钱庄、票号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纷纷前来讨债。

雪上加霜的振新危在旦夕,荣宗敬与荣德生使出浑身解数,一面向衙门求情,一面四处借款,终于凑足16万两白银,将地契从汇丰银行赎回,并向其他债主许以还款期限,暂时控制住局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投资橡皮股票的振新纱厂损失惨重,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艰辛建立的良好声誉亦付诸东流;随后,茂新面粉厂向天津发货的货轮触礁沉没,折损5万银元,元气大伤;广生钱庄虽逃过“橡皮风潮”,回归、放款等业务却大不如前,挣扎在生死线上。看到荣氏事业不济,合作伙伴脸色大变,索债者不计其数。

这次危机对荣德生产生巨大影响,他后来在文章中这样记录:“此为入市以来最困难棘手之一次,往来均欠,需用无着,岌岌不保。”荣氏未来还将遭遇无数困难,但这次风波让激进的青年开始学会退让,不再责备求全。为摆脱窘境,荣宗敬和荣德生决定“自断一臂”,将已为“鸡肋”的广生钱庄收盘停业,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还债和盘活实业,从此专注棉纱与面粉事业。

然而,危机还没有终结。1911年夏,长江洪灾,产棉区收成大减,棉花收购价随之大幅上调。随后爆发武昌起义,市场银根紧缩,贷款利息骤然提高,负债累累的振新纱厂在此陷入经营困境。

工厂财务每况愈下,资金链断裂,荣氏兄弟将300包棉花账单抵押于聚生钱庄,然而只是杯水车薪。随后召开董事会,荣德生请求董事各垫款5000银元赎回账单,奈何无人理会。当时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如果赎不回棉花账单,振新纱厂必死无疑。荣德生只好去聚生钱庄央求相熟的账房先生,希望可以通融过关,好说歹说终于取回棉花账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