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代海兄本质上的与众不同,却令我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位奇人,即清末行乞办学的武训。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为的是创办民间义学。这是他的理想抱负,他的人生之梦。于是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喜好文学的代海兄何尝不是这样?他这一辈子,也是从年轻时开始,就为了文学的梦而奔波不止。由大西南,到大西北,再到中原、到华北、到京华之地……眼下在北京,为的只是创办一份文学杂志。武训,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他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还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这与代海兄何其相似呀!武训在行乞的同时,还捡破烂、绩麻缠线,边绩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代海兄的副业则是写作与收藏。他原本是写小说,写散文,写诗的,但为了筹资办刊,后来几乎只写人物专访的纪实文学。同时他也收藏瓷器、玉器、字画等,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对古董,他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虽然他没有武训为人做媒赚钱的本领,更没有当邮差的机会,甚至没有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和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的本领,但作为一名作家,他是勤奋的,他不顾一切埋头写作了数百万字的作品,著有《 漠地传奇 》《 流梦的太阳河 》《 骚动的胡杨林 》等长篇。代海兄虽也当过中学、中专、大学老师,甚至机关公务员,但他的心从来都是操在文学上的,即所谓的“不务正业”,这与武训的心系义学完全相似。为了梦想,不惜放下架子、吃尽苦头,四处奔走,四处采访名家,含辛茹苦,埋头写出大量的名人专访文章。几十年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他不顾严寒酷暑,不畏路途遥远坎坷,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自费采访艺术名家,把回报来的字画悉数变卖,用于筹办文学期刊。他上过当,受过骗,被人误解过。他也暗自流过眼泪,但是至今仍初衷不改,决心从未动摇。他虽然没有像武训那样,把自己干过的事情编成歌谣来唱,但他却留下了大量的文章。这其中饱含了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炎凉世态、愤怒与感激,可谓篇篇纳心酸、字字含血泪,岂但是真情,简直是杜鹃啼血。
武训为了办学,一生不娶,形单影只,踽踽独行。眼下,作为“北漂作家”的代海兄则是不顾年迈体弱,撇家舍业,孤身一人,常年寄居京华,每日吃苦耐劳,为的就是办好一份能够展示风采、培养新人、记录时代、涵养文化的纯文学期刊。这在功利统治一切的当下来看,当然是不合时宜。在某些人的眼里,那不是傻子,就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