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境祁连(2)

笔走大中国 作者:陈大刚


在对祁连山进行解说时,我把甘肃这一面称为祁连山A面。因为说到祁连山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甘肃,把它与河西走廊、汉唐帝国、匈奴吐谷浑联系在一起。而祁连山青海这一面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我接触的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中,甚至有一半以上没有去过祁连山下的祁连县,2011年5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青海、甘肃、新疆、西藏旅游图,在景点介绍中,居然也无知到连祁连的名字也不提。因此,青海这一面就成了压迫在下面的祁连山B面。

然而,时光捉弄人。作为A面的甘肃,历史遗迹早就湮灭。我从兰州去敦煌时,古诗描绘的景致,古书中说的城垣、烽火台、古道,连蛛丝马迹也找不到。没有变化的,只有戈壁和大漠,依然在空旷的天宇下,展示它们亘古的浩瀚、苍茫、荒寂,只合让人凭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而以自然风光来说,它已几无养眼之处。达尔文说:“在任何区域里,植物始终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装饰品。”说得好,没有绿色的戈壁和大漠实在不能让人心动。

现在看来,祁连山真正的大美,是在B面,在青海。或者说,我们经常讲的大美青海,其实就是由祁连山的大美玉成的。山之宗、水之源的祁连山B面,简直就如初升的朝阳,脸上红霞飞的少女,以丰满的植被,原始的生态,一颦一笑,水淋淋地演绎出生机勃勃的生命气象,把青藏高原最北缘热闹成江南风光。而且,她也有历史人文——“丝绸之路”驼铃、唐三藏西天取经、隋帝西巡、霍去病策马、吐蕃东扩、西夏拓疆、成杰思汗挥鞭,还有浓郁的藏族、回族、蒙古族风情。我敢保证,在不久的将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祁连山B面一定会光芒万丈,成为祁连山真正意义上的A面,成为国人精神上的又一个“丽江”,又一个“九寨沟”。中国地图出版社不给祁连面子,但这并不代表祁连的美不存在。我个人对青海风光“梁山好汉排座次”是这样:祁连风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贵德黄河及与之相连的雅丹景观、可可西里、青海湖、门源油菜花海。青海湖连同与她唇齿相依的金银滩草原,在王洛宾写《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支歌时,肯定是青海第一,但现在因为人为的践踏,许多地方已经不堪入目;门源油菜花海是天下一大奇观,可时间上讲也就十多二十天的风光。至于中国地图出版社提到的循化、互助景观,简直就是小儿科,根本不能拿来说事。其实也不用在她们之间分什么高矮,因为说穿了,她们都是祁连山一母所生。

而且,祁连山B面并非独善其身。她对A面的甘肃是恩重如山——有了黑河才有张掖、武威水汪汪绿茵茵登场,才有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笑傲江湖。由于它们的存在,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才不能长驱直入,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荒漠会师。在地图上看一目了然,由祁连山创作的水系、绿洲、森林、草原,有如天堑,天河,雄赳赳气昂昂地横亘在内蒙古沙漠与青海柴达木盆地荒漠之间,内蒙古沙漠南下无望,青海一面的柴达木荒漠要想北伐,只有无可奈何地望水兴叹,望水兴叹!从这个意义上说,祁连山B面就是西宁和兰州的恩人,是整个青海和甘肃的恩人。你只要稍微有一点想象能力,想象一下内蒙古沙漠与柴达木荒漠联手统治的图景,就会认同我的结论。

天上的草原

我的家乡泸州海拔不到500米,比平均海拔3200多米的祁连山草原矮了2700多米。所以,当我站在长江边上臆想传说中的祁连草原——中国第六大草原时,我就必须仰望天空——她,祁连草原就“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我头顶的云端。

从海拔3676米的景阳岭下到门源谷地,出了青石嘴,就是祁连草原,其后经祁连县峨堡、阿柔乡到县城八宝镇,一百多公里全是在草原中行。这是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几乎可以装下我们整个泸州所有的山、所有的水、所有的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