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关寨前攀天梯 1

鸿踪照影 作者:杜国玲


夜宿天柱山中,春节期间,四处空旷、清冷,如入天外或海底世界。但我喜欢,为今夜能沉睡在大山敦厚宁静的怀抱里。

次日晨上山。登山有南线、中线和东线三条线路。东线正在开发,虽有老路但严冬时节无法通行。中线是缆车上行线,分两段直达山顶。当地人推荐由中线乘缆车上下,省时省力,为一般进山者首选线路。何况目前冰雪封山,步行上山很不安全,而且比平时更耗时。友人便选择缆车,也希望我同行。

但我打定主意走南线,这是步行的路。登山的意义不仅在于抵达,而且在于过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徒步的过程才是领略的过程。当地人提出一个折衷的办法,说半山以下沿途风景好,值得步行,半山以上因海拔高的原因,就只有石头没有树了,不如乘缆车上去。于是我与众人约好,我先步行,众人则乘缆车,至半山,与我会合后再一同乘缆车登顶。

上山路口有座破败的小庙,残屋二三间。屋后山崖上一天然洞穴,由数块巨石堆积而成,人称马祖洞。破庙为马祖庵。传说马祖道一禅师曾来天柱山,在此洞习禅,又建庵说法。明万历年神宗将之改名为“佛光寺”。

马祖洞环境清幽,竹树环合。远看无洞,只一巨石横卧,近前才见石隙,山泉流经洞口。巨石上有摩崖石刻“嘉平馆”三个大字,还有“洞中方丈”四个小字。近旁另二块巨石上分别刻有“人世仙境”和“干龙飞布”等大字,石身与凿印都布满青苔。

攀上洞口,见洞壁上刻“洞天深处”几字。进洞须弯腰,内甚平旷,中可直身。洞内崖壁处有天然隆起的石台,可容人于上盘坐习静。石壁旁侧上方另有一小洞口,天窗一般,于幽暗洞中望去,是一方极明亮青翠的天光图。

马祖洞下方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虬枝曲折盘桓,古老而苍劲。看到它,便觉这大树和石洞、废庵是相伴而生的,随马祖道一渡过在天柱山的朝朝暮暮。

我越发觉得走南线步行山上是正确选择。虽然在严冬,但半山以下如同避风的山坞,山阶两旁绿竹簇拥,松杉耸天,这一路树翠山青,空气清冽,令人心旷神怡,眼眸明亮。

至半山,果如当地人所说,随着山势升高,树木变稀疏,山岩开始大片裸露,不再有稍低处的葱茏。

及至山顶则又是一番景象,群峰簇立,积雪莹白。但至此才知并未真正上到山巅,天柱峰仍隐藏在更高处的群山中。路畔有指示牌分指两端,分别为总关寨和神秘谷。

总关寨建在悬崖峭壁之上,靠一条百步天梯上下,地势险峻。同行的朋友中有人去年夏天刚来过,说走到百步天梯下,仰头一看就害怕了,没敢上,仅行了个注目礼。夏日尚且如此,下过雪的冬天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选择由神秘谷上去。

我却反而对百步天梯充满了好奇。便沿通往总关寨的山路小跑着奔百步天梯而去。总关寨建于一座摩天巨崖,那巨崖像一面巨大的石鼓,又像一个滑溜的鹅蛋,百步云梯如一条直线从崖壁上垂挂而下,积雪与低温将其变成滑溜溜的冰阶,“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渡愁攀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