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山位于安徽舒城西南,此山面积达50平方公里,其中有36峰18飞瀑,主峰老佛岭海拔1539米,因其形似弥勒大佛面南盘座,气势宏伟,群峰拱卫四周,形万佛拜祖之景观而得名。还有一说,因山中悬崖绝壁之上隐约呈“万佛山”三个天然大字而得名。
如同去天柱山一样,我去万佛山也属偶然。
起因是舒城徽萃山庄拜访“庄主”。这位庄主研究并收集古董,较早时间就在安徽各地收集字画,还有石碑坊,古民宅构件如门、窗、匾、配饰等,也收集了不少佛教方面的古董,如佛像、经幢、经书等。他把在民间多年从古庙中收集的一百口钟,清代的一尊观音铜像,还有一部贝叶经捐给了苏州寒山寺。
徽萃山庄建在舒城郊外水库边的一座小山上,水库称万佛湖,四周群山环绕,因水位升高均只剩点点青螺般的山头,其中有五座山头呈一线连绵起伏,远眺如人之五指,当地人称之为栲栳山,徽萃山庄就坐落在状如大拇指的那座山上。
我是在一个周末傍晚抵达山庄的,从大门到庭院到房间的各种建筑构件和陈设,大多是主人收集来的民间古董,仿佛徽派文化展示馆,难怪叫“徽萃山庄”呢。便各处参观,可以想见,原本分布在安徽乡野的文化符号是多么丰富与精彩,但它们正从赋予其生命血脉的大地上消失,变为收藏者的私人财富,有的装点了新宅的门面,有的化身为拍卖场上的珍品。
相对于粉身碎骨,这样的归宿算是好的。
晚饭后与主人在水边露台饮茶,主人介绍附近有名的山是位于潜山境内的天柱山,车程只要2-3个小时左右,还有一座山不如天柱那么有名,就是本县境内的万佛山。但万佛山较原始,范围又大,路也不好,除山民和林场工人,本地人都大多没去过。正好翌日是周末,主人问想去哪里走走,要不要一起去天柱山看看?望着黑暗中空静无澜的湖水,还有水面上影影绰绰如大鱼浮游的山影,眼前这水库也被称为万佛湖,我不假思索说:
“天柱山去过了,还是去万佛山吧。”
未料主人说他虽是本地人,却也从来去过,听说路不太好走,但真想去可以找人带路。
次日清晨即起,即发车往西南山影而去。路是穿行于田园阡陌之中简易乡间小道,一路颠簸扬尘,且根本无路牌标志,逢岔路须下车找人问讯。在一个叫天晓镇的地方进入山谷。又往里开了约十七公里的山路,群山开始渐渐耸立,中间是峡谷水涧,民舍散落其间。车进山后是沿林木运输道而入,这条曲折的砂石黄泥路更加坑坑洼洼。再往里只随山转,最后土路终止在大山脚下,此后,须徒步登山了。
这深山的深处,真的是冷冷清清,不见人影。山口有瀑潭,潭侧有座小木屋,门口摆个山货摊,屋里摆两张木桌,屋角有灶头,可供人用餐。趋前打听,确认这就是上万佛山的道口。小店主人是山里人,再三劝阻,说山太大,天已近午,不如在此饮茶稍候,待其烧一桌山珍供品尝,然后到附近看看也行。
我打算抓紧时间先进山,征求众人意见,有人留下饮茶歇息,有人随我同行。因路不熟,雇了主人的妻妹做向导,她是山里长大的,路熟得很。山妹拔脚就往山道上走,建议今天到中途的天佛寺就返回,来回约三个小时路程。
我问:为何不上老佛顶?
山妹子说:山高不好爬,顶上积雪未化,路太远,来回得七个小时。
哦,现在是早春三月,山里头几天的雪还未化呢。我不再作声,准备进山后相机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