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董桥最热爱的是中国语文。读他的文章,常常觉得他是用风尘女子伺候装扮一张俏脸的功夫和心思涂抹自己的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最近推出一套十册的语文小品,收录董桥近年的报刊专栏文章。这种每日一篇的急就章照样讲究得一丝不苟,从句式到用词,处处有研磨的痕迹,好比当年贵都饭店大堂里的小姐,虽然天天要接客,但出门前着粉施朱的功课一点不马虎,什么时候见到,总是笑吟吟的一弯柳叶眉,两腮红胭脂。
董桥的文品甚高,说的都是风雅故事,下笔不带火气,不带油烟气,与我们生活的凡俗社会太没有关系了。
不幸的是,在商业社会,你不去敲商业的门,商业就来敲你的门。两年前,董桥被苹果日报罗致帐下,出任苹果日报的副社长,名义甚高,但专司之责是为苹果日报改病句,改错字。在苹果日报任职其间,董桥将不能写外稿。所以,董桥的雅致小品,已不复见于今日。
苹果日报开出了一个卖文之人谁也无法拒绝的价格:年薪三百万港币。
过去常说金庸是香港以笔致富的第一人。金庸是老板,自己经营自己,不愧为不世出的奇才。而董桥是替人打工,是老板们的产品成本,他所长也不是鸿篇巨制,不过是千字小文,定价竟能高达三百万一年,似乎比金庸的暴富更有意义。
香港真是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卖笑的、卖唱的、卖肌肉的、卖文的、卖怪力乱神的、卖笑话的、卖情调的、卖雅癖的……都能找到合适的定价和买主。
我有一位熟人,对市场很反感,并常有一些妄语欺世,漂流异国后几经辗转来到香港,居然也找到了一份职业,能够靠出卖大话换饭吃。
市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