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州·苏州人(3)

品读苏州 作者:嵇元


一是有篇论文引用《越绝书》中说夫差冢、伯噽死所的“三台”还有犹湖,均“去县十七里”,也即距离吴县(即今苏州城),凭此得出结论:“这三条(记载说)距(吴)县里数应该是准确的,而且指的是同一个地方,或相互十分邻近。此位置在今阳山(位于苏州老城西北方向)西侧,如果吴大城(即春秋时吴都阖闾大城)在今苏州老城内,那么,上述三个条目的‘去县十七里’则太短了点,如果吴大城就是新发现的春秋大城址,那么这‘去县十七里’就差不多。”(这是200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我引此文故意不注明作者、发表刊物和论文题目,是为了避免争论。引文中括号内的文字系我所加)。这里的县指吴县县城也即今天苏州老城。

看来言之凿凿,很有说服力。谁知被人戳破牛皮:苏州原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维明先生通过查检,发现这三处地方,在《越绝书》上的记载,原都是五十里或五十七里,却被此人说成了十七里!张先生说:

(一)在《越绝书·吴地传》中记载“秦余杭山(苏州阳山的古名)者,越王栖吴夫差山也,去县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

(二)“《史记·吴太伯世家》裴骃《集解》引《越绝书》‘夫差冢’,作‘近太湖,去县五十七里’,可见今本‘十七里’前面脱了一个‘五’字”;

(三)关于犹湖,张先生也找了乐祖谋校点本《越绝书·吴地传》“犹湖”条校记:“‘去县十七里’,《汉魏丛书》本‘十七’作‘五十’。”张维明最后说:“如果吴大城就是新发现的木渎古城,那么这‘去县五十七里’则太长了一点;如果吴大城在今苏州老城内,那么道里就差不多。”(《吴都地望考证辨析三例——关于吴大城与木渎古城遗址的讨论》,载苏州吴文化研究会内部刊物《吴文化研究》2015年第一期)

张先生捉出了这篇论文引用的材料将五十七里或五十里作十七里来论证的学术毛病,这篇论文的立论也就自然立不起来了。仅此一例已可见否定苏州城从阖闾大城原址发展的学术文章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另一个例子更是有趣:“之前,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就是伍子胥所建‘大城’。不过在昨天的无锡阖闾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论证会上,记者了解到,以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带队的考古队,经过几年勘探调查,初步认定无锡与常州交界的阖闾城遗址,正是当年的‘阖闾大城’。在阖闾去世之后数年,他的儿子夫差才迁都苏州。”(2008年9月11日现代快报记者的报道《吴王夫差老爸筑城,2500年后现身无锡》)

无锡的这一考古成果,对苏州古城好像没作否定,但却被降格成了“夫差城”。这次考古成果中包括发现了吴都的城河,还画出了地图。我一位姓柯的青年朋友,平时喜欢写些网络长篇小说,他看到了阖闾大城在无锡的报道后,到苏州图书馆查到一份无锡的材料,考古专家所说的“无锡阖闾大城”,在靠太湖那里原先有条20世纪80年代开挖的人工河,被这次考古认定为2500年前春秋时期吴国人开挖的都城的护城河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