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生在战国晚期,对于那时的男子来说, 17岁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比如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秦国,男子在 17岁已经算是成年人了,要开始承担国家赋予的赋税徭役,称为傅,也称傅籍。公元前240年,刘邦已经 17岁,刘太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本分的人,两人已经结婚生子,早早就自立门户了。而刘邦对于务农经商没有丝毫兴趣,为人虽说有些不安分,但在乡里也有点小名气,照这样发展下去,如果能够入仕做一个乡里的小吏,倒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要被乡里推荐做小吏,首先要家境富裕,财产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条件,刘太公家还是能够达到的。但刘邦自己实在是不争气,所以,刘太公一气之下,就把他赶出了家门。
后来,刘邦在好友萧何的极力举荐下,当了泗水的亭长。萧何是刘邦的好友,富有才华,公文写得好,从人品到才干,萧何均无可挑剔,在沛县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官至主吏掾(管理沛地政府属员的官吏,大约相当于现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虽说萧何在当地很有地位,却一心结交刘邦。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时,萧何就经常在职权范围内给他一些方便和好处。在萧何的心中,刘邦虽是个小混混,却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刘邦平时爱插科打诨,时常惹出一些事端,这时萧何总是能施展能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史记 ·萧相国世家》上曾说: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萧何对刘邦的良苦用心。
“亭 ”是秦汉两朝行政机关的最末端组织之一,遍布全国,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附近,大致每十里就设置一亭。亭最初是专为军事交通的便利设置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兼具军事交通与行政治安功能的基层政府机构。亭的交通职能体现在,亭有亭舍,负责接待往来于交通要道上的交通使者停留住宿,政府文件的收发传递工作也由亭担当。亭的地方行政职能体现在负责亭部地区的治安管理,担当维持社会秩序、追捕盗贼逃犯的责任。用今天的话来说,亭就是邮政交通站兼派出所,每一个亭一般设有亭长一人。亭是准军事机构,弓弩、盾牌、刀剑、铠甲等武器是日常配备的。亭长通常是武职,要么由退役军人担任,要么由选考合格的武吏出任。因为是派出机构,由县主吏掾管辖,也就是县政府办公室直接统辖。
刘邦任职的泗水亭在沛县的东部,地处要道,故址靠近现在的微山湖地区。刘邦的出生地是在丰邑,丰邑位于沛县的西部,与泗水亭东西相隔百余里距离。被任命为泗水亭长以后,刘邦就一个人离开老家,独自赴任去了。
得知自己要当上亭长的刘邦心里非常高兴,而且对当个好亭长也是信心百倍。上任没多久,他就把他的一帮好弟兄都集合起来,又从社会上招了几个人,凑成了二十几人的亭管队伍。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在年轻时形成的个性习惯,大概一生都难以改变。入仕为吏以前的刘邦,是乡里有名的游侠。游侠就是那种云游四方,广交朋友,讲究哥们儿义气的人。如今做了官府的小吏,得受政府的诸多管束,就像美猴王做了弼马温,不能再胡作非为了。秦朝政府的法令极其严密、苛刻,为吏有公务在身,四处浪荡是不行的。不过,对于刘邦来说,酒还是要喝,朋友也还是要交的。
刘邦年轻时交的朋友,多是民间的兄弟哥们儿,比如沛县的樊哙、丰邑的跟班卢绾之类的。自打做了泗水亭长后,刘邦大小也算是一地之长,按照政府规定佩印着冠,披甲带剑,比以前更是威风很多。水涨船高,其势必然。刘邦的交际圈子,自然也从地痞流氓扩展到沛县政府的一些官吏富豪,其中就有后来成为他的帮手的萧何、曹参、夏侯婴等。这些人际关系,又成了他的一笔财富。秦末跟随刘邦起兵,后来成为大汉帝国开国功臣的一大批人物,有很多是刘邦在泗水亭长任上结识的沛县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