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王梦白的启蒙(1)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口述历史 作者:石谷风/口述 鲍义来、王恽忠/整理


王梦白(1888-1934),原名王云,字梦白,江西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上是位名震京师的大画家,那时他的声望比齐白石、陈师曾还高,齐白石曾在他的画上有题“鄙人自愧莫及”。可惜英年早逝,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王先生生性耿介、品格端正,当然也还有点怪癖。他对于那些滑头取巧、行为不端之徒,常常以白眼视之,不屑一顾。有一次,一位画品人品均为先生不齿的同行拜访他,到门口时,高喊:“王梦白先生在家吗?”王闻声也同样高声答道:“不在家”,弄得那个人很是下不了台。

1932年的夏天,我已初中二年级,十三四岁的孩子,由于喜爱动物画,常常在节假日到中山公园柏树林的小动物园里去看。当时动物园的花墙内圈养着一群梅花鹿,墙外的两根木桩上,拴着两只猴子。我常常在拴猴子的地方看见一位戴着眼镜、留着长须的瘦老头,竟也像孩子那样蹲在地上观察猴子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我知道了这位其貌不扬的瘦老头就是当年比齐白石名声还响的国画大师王梦白先生。

王梦白画的九猴图

一天,我出于求教的渴望,终于鼓起勇气,对王先生来了个“毛遂自荐”:“我知道您就是王梦白先生,我叫石振华,曾在展览会和琉璃厂的画店里,看到您画的猴子,那神情真是好极了,像是每只猴子都能叫出声来。”王先生听着笑了起来,指着猴子回答道:“我的老师就是它们。”接着又问:“你也喜欢画猴子吗?”我说:“想画,但是画不好。”

回到家里,我便用蝉蜕和辛夷花苞作材料,精心地制作了十只小毛猴,粘贴在一棵老树根上。等到再一次去公园时,我恭恭敬敬地将此送给了王先生。先生接过礼品,十分高兴,边看边说:“小毛猴做得巧,很惹人爱。我也要送你十只猴子。”说着,拿出一张名片送给了我,约我去他家玩。这是一张风格特别的名片,上面写道:“江西佬王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家住受辟胡同,门前一臭水沟为记。”

之后的一天,我按名片的地址,找到了受辟胡同王宅,果然门前有条臭水沟。我站在门前喊道:“王先生在家吗?”屋内立即答道:“是小石头吗,快进来。”我应声进入屋内,见先生正在伏案作画。环顾四周,画案上堆满了书画和文具,两个书架上摆满线装书籍,墙上挂一匾额,上书“破斋”二字,为陈师曾所书。除此,屋内仅剩下几只高矮不一的凳子了。穷啊。我对先生说,你的“破斋”我明白了,有两个意思:一是家境不好,很破;二是指你的画想打破古人、今人和传统。“好,双破。我的画就是要破。”先生点头笑着说。

此时,王先生边画边向我讲解开来,说画猴和动物画,应如何用笔、如何落笔,边讲边示范。画完以后,王先生又从画案上的画稿中抽出一幅画说:“你送了我十只猴子,今天我也如数还你。”我打开画幅一数只有九只,王先生见状,指着画的一角说:还有一只在这儿呢。”仔细一看,原来在树叶里还露着一只猴腚。王先生狡黠地说:“你给我十只猴子中,有只中蹲在树洞里只露出个头,算是半个,我们都是九个半嘛。”说着大笑起来,笑得那样开心。

之后我参加了湖社画会,每逢星期天也去中山公园参加活动,交流作品。他知道后,在一个星期天的大清早就去中山公园,坐在台阶上,见我来到,把拐杖一横,厉声说:“哪里去?”我说,“去湖社画会。”他说“回去,回去。”我跟在他的身后,走到大柏树下,他停下脚步说:“那里都是裁缝的儿子,学那没出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