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幽默比美式的来得凉薄,连续剧《小不列颠》(Little Britain)只有在英国才能于主流大台BBC播放。透过戴维?威廉姆斯(David Walliams)及马特?卢卡斯(Matt Lucas)这两名主创兼演员合编的不同段落,搞笑之余,尽情歧视弱势社群:同性恋、少数族裔、易装癖、苏格兰人、肥人、残疾人士及精神病人等。歧视层面可谓无孔不入,也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
不是说美国人没创意,而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PC(Political Correctness)运动后,他们在政治正确方面,就有点矫枉过正,努力修正具有歧视的语言。把近视、远视或失明的人,叫作“视觉受到挑战”(Optically Challenged);头发稀疏则是“头发受到损害”(Hair Disadvantaged)人士;宠物叫作“动物伴侣”(Animal Companion);大脑有障碍则称呼为“拥有不同能力”(Differently Abled)。
难得作家詹姆士?芬?加纳(James Finn Garner)出版《政治正确童话》(Politically Correct Bedtime Stories),以“政治正确”运动的矫枉过正,重写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童话。如在《白雪公主》中,讲述皇后经常问魔镜谁最漂亮,魔镜解释那是长期处于男性独裁阶级社会中,对自我存在价值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而当白雪公主逃到森林后,皇后假装老太婆卖毒苹果给她,白雪公主却拒绝购买,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农产品运销制度的不满。
政治正确人士,总不明白幽默感常是建基在歧视之上。最重要的,是创作人很多时候不是歧视,而是借此戏谑。
正字正确
近年港人往来内地频繁,经常要接触内地人士,因此必须留意,有些在港习以为常的用词,其实对内地人来说,并不顺耳。举点例子让读者多加留意。
例子一:“张总,这段时间我比较少回国内,因为香港那边的工作较忙。”香港人九七回归前一直会将深圳河以北的地方,称为“国内”,其实这是在意识形态上分裂国土。自从九七回归后,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因此深圳河以北不是“国内”。因为你说它是“国内”,就意味着香港是“国外”,你从香港北上,该称呼它为回“内地”。
例子二:“近年经常到上海谈生意,我的国语进步了不少呢。”基本上,我们现在说着的“国语”,就是当年在民国时代,由中华民国政府经投票后,选定了北京话作为全国的通用语言—顺带一提,据闻当年广东话以一票之差,就能成为国语,要是多了一票,今天不少香港人就舒服得多。有线电视娱乐台也不用折磨本地艺人。因此,“国语”是过去的说法。现在,我们说的就变成了“普通话”。
殖民地教育造就了许多这一代的国家意识盲,由于用字不谨慎,随时有犯错误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