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与王石对话”要改名,改什么好呢?
在互联网虚拟社区中开始感觉到如鱼得水,充满展示自我的热情。我的坛子我做主——“中途岛”三个字从脑海里蹦了出来,自己也感到奇怪了!细想,也对,自己主持的坛子不就像个中转站嘛,这个名字可以联想到“生活驿站”,意思也很好。
我把想法告诉时任《万科》周刊主编的王永飚,阿飚只是摇摇头,没有吭声。
“那就改成‘红与黑’怎么样?我很欣赏于连的叛逆性格……”
阿飚还是摇头,笑而不开腔。
“嘿,那就叫‘荆棘鸟’怎么样?自到深圳特区来唯一一气读完的长篇小说。一种传说中的鸟,将自己刺在荆棘之上,在滴血中发出美妙的歌声……怎么样?”
可是,阿飚还是摇头!虽然仍未开口,那面部表情的意思却是清晰的:想法太传统!
2000年前后,日渐普及的互联网为千千万万人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早在1998年,深圳大学毕业生马化腾与昔日同窗创办腾讯,最初模仿美国的网络通信工具ICQ,向广大网民提供中国化的OICQ服务。企鹅形象的QQ小图标,改变了中国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方式。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日常谈话的方式,从主配角分明,变得平等、自由、开放。
日常谈话方式的改变,又意味着文化和管理的改变。
2000年,《万科》周刊论坛网站www.vankeweekly.com正式开张。这是一个公共性的网站,开设了“与王石对话”、“投诉万科”等论坛。公司内网上,也有我的“董事长Online(在线)”,还有总经理打理的“管理e线”等论坛。客户有什么投诉,职员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直接在网上公开反映。这种公开、直接的互动交流,使公司管理透明度得到很大提升。一种新的管理形式——不妨称之为“BBS(论坛)管理”——出现了。
2000年8月11日,《万科》周刊网站“与王石对话”论坛正式开通。
不久,网友“redwriter”发了一个帖子,“王石:网上人人平等,我才有了直呼您大名的机会。知道您在网上设坛开讲,觉得很亲切,可进来一看,只有阿飙在招呼,就觉得有些失望。是您设坛开讲,又不是他,怎么能只说不练呢?不会只是想赶赶时髦吧?”
我急忙回应:“只是随意浏览,却发现了和‘王石’同名同姓的斑竹,打开再一瞧,才恍然大悟斑竹就是本人,不胜荣幸!我曾向周刊主编表示,希望给我一个专栏,但周刊没打招呼就……真是的!Anyway,I’mhere.(不管怎样,我来了。)”
当我慢慢学会网上的对话方式,习惯于“板砖”和“拍砖”的时候,又一位叫“sz1961sy”的网友发了一个帖子,他建议,将“与王石对话”论坛改名“王石网论”或“王石论坛”,因为:
1.“万科网”是个公众平台,非内部平台,“王石”在此是一个网虫ID(身份),他不能指挥任何公众ID。
2.“与王石对话”意味着与其他人不能对话,这有违BBS原则。
3.网络必须面向公众。
嗯,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