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喜欢,不热爱,但置身其中,直到找到你热爱的事业或职业之前,应该全身心投入。人人都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能有一番成就。但在多数情况下,人对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终身职业从事什么,未必很清楚。在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之前,要把现有的事情做好,因为它们都是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会和日后找到的兴趣领域发生联系。
既然想做好,首先得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从多元化转向房地产专业时期的万科管理层,在莫军、徐洪舸、肖楠之后,才越来越多属于学习建筑设计、工程出身,之前的大都是半路出家:蔡顺成是出版社出身,大姚是学汽车制造的,冯佳学经济,鲁东勇是写剧本的,郭钧是社会学专业,丁长峰是国际政治专业毕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万科这帮后生却不大适用。这些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总经理们有个特点:喜欢在上衣兜里插两支绘图铅笔,讨论设计方案时,同建筑师一起,在图纸上比画、涂抹,创意、灵感就在图纸上呈现出来了。我乐见其成,他们把方案弄出来,我点头同意就是了。有时,我也想拿红蓝铅笔在图纸上涂抹一下个人的想法,甚至跃跃欲试,转念又想:董事长勾画出的想法,部属是采纳呢,还是不采纳呢?还是当甩手掌柜吧。
无论如何,上至董事长,下到一般员工,都必须经历从外行转向内行的训练,即使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接受培训、考察、交流、学习。公司请来清华、同济、东南大学的老师、学者给万科管理层、一线总经理较系统地授课,还分批组织骨干人员赴国外考察。考察次数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因为文化特征相似,城市化特征接近——尤其是人多地少、城市人口高度集中、有大量超高层住宅建设等共同特点,加上日本住宅产业化的高度发展,非常适合万科借鉴。
自1994年起,公司每年都会安排去日本考察。2000年以后,我更加深入地考察工程建造方法,接触到住宅产业化的理念,也开始同一些日本的协会和公司进行合作。有一回偶然经过一家煤气公司集展厅、办公和科研于一体的总部建筑,各种有关煤气的设施,融合科普、趣味呈现在眼前,引人入胜。这也使我有了“万科建的第一座自用建筑,应该是能同市民交流的建筑研究中心”的想法,直接影响到后来梅林路63号万科总部风格的形成。
2002年10月底,我与万科同事前往日本考察。行程包括安藤忠雄建筑考察和日立电梯安排的考察项目。
早晨,抵达日立水户电梯厂。红白相间的电梯试验塔格外醒目。工厂夹道欢迎,熟悉的礼节:鞠躬,鼓掌,边走边鞠躬进办公楼……主人开放了楼宇智能开发实验室供万科一行参观,介绍产品时极其认真,中国客人的提问也同样细致认真。
日立制作所是一家几乎无所不包的制造商,产品上至卫星、原子能发电设备,下至高速机车、普通家电等等。日立独立于日本九大综合商社之外,以技术创新见长,曾在“世界500强”中排名至第六,2001年排三十二位,世界机电公司排名在索尼、松下之前,名列第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次到日本考察,也安排了参观工厂的项目。花园式的环境,机器人控制的流水线,严格的管理,勤奋的员工,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令人好奇。十几年过去,我们不仅向日本企业学习,还向中国香港、新加坡、欧美企业学习,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见识增长,不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眼前日本友人关于楼宇智能管理的介绍,万科同人普遍感到很熟悉,不再有特别的新鲜感。中国企业在进步。
晚上回到繁华喧嚣的东京。广州日立潘总宴请,日餐,席地而坐。啤酒、清酒,频频举杯,把盏言欢。说来奇怪,同潘总打了十几年交道,却是第一次坐下来喝酒。我们平时很少联络,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就搞掂,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