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是地行仙(1)

向历史鞠躬 作者:王春瑜


“人是地行仙”——这是《红楼梦》中聪敏绝顶的林黛玉小姐说的一句话,形容人是天涯客,南来北往,无所不在。当然形容归形容,是不能较真的,按照神话所述,或民间传说,神仙腾云驾雾,千万里顷刻即至,让凡人奇煞、羡煞。即以黛玉而论,她生来单薄,弱不禁风,后来还不幸害上肺病,但当她从江南坐船往北京,投靠外祖母贾母时,颇费时日,船中生活单调、乏味,一路风尘仆仆,相当辛苦。因此,“人是地行仙”云云,对于古代交通落后、出行多半要艰辛备尝的旅行者来说,不啻是个醒来了无痕的梦想。

黛玉是古人,离开我们已经二百多年了。今人——也许至少像我这样年过花甲的半老者,谁又没有尝过因交通不便而带来的苦涩滋味?童年乡居,僻处盐城海隅,从记事起,就常常听到母亲不时感叹着“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1937年秋天,我在苏州出世还不到半年,日寇攻占上海后,轰炸苏州,母亲只好抱着我,随着难民队伍,逃亡江北,投靠外祖母。民船小而破旧,挤满了人,敌机轰炸时大家只好躲到芦苇丛中,担惊受怕。过大纵湖时,又有土匪滋扰,人人自危……种种逃亡路上的艰难险阻,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战争年代是如此,和平年代又怎样呢?直到上个世纪的1954年夏天,我因病去南京鼓楼医院就诊,才头一回坐上长途公共汽车。当时盐城通往镇江的公路,高低不平,沿途更有不少老式拱形水泥桥,汽车爬上去、爬下来,一路颠簸,大起大落,一会儿将心提上去,一会儿将心落下来,非常难受。车上有位淮剧演员,起先还逗乐,喊着“大快活”“小快活”,到后来甚觉苦不堪言,只有呻吟者再了。这是夜车。虽然当时我正当青春年少,但通宵被颠簸得不能合眼,疲惫不堪。

我从小向往大海,但没有机会坐海船或海轮航行过。1959年夏天,我和两位同窗,受东海舰队政治部之邀,替他们写舰史,随“南昌”舰在公海护渔。常言道,“无风三尺浪”,这次我终于有了深刻体会。大海在涌动着,把军舰抛上抛下,舰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晕船,呕吐不止。所幸我自幼在水乡长大,习惯坐船,吐了几次后,就不再吐了;而我的两位同窗,有两三天完全躺在舱内吊床上,起不来了。后来老舰长陈仁珊同志告诉我,遇到大风暴,特别是台风时,军舰剧烈摇晃,有的战士连蛔虫都吐出来了,真把五脏六腑折腾得够呛。由此我想到,古人坐木船、帆船在大海上航行,遇到风暴时的困苦状是可想而知了!远的不说,仅明清时期,我国在近海、远海失事的帆船、渔船,知多少?难以统计确切数字。日本、朝鲜、琉球来华的船只,在惊涛骇浪中葬身海底,起码数以百计,侥幸逃生、漂流至我国海岸获救者,被称为“漂人”,成了日本、韩国、我国学者研究的历史课题,笔者也曾撰文。由此可知,前人的海上交通,实在是风波险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