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崂山起义(2)

李欣口述自传 作者:李欣 口述 许建中


毕家村党支部建立以后,党员们分头到各处联络老党员、老熟人,努力扩大党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发动崂山抗日武装起义,组织起一支小小的队伍。由山大的民先队员和本地老党员相结合的这支队伍,深入农村,张贴标语,印发传单,演出抗日话剧,教唱抗日歌曲,教练杀敌本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周围群众的抗日热情沸腾起来。李西山的父亲李崇汉老先生是埠落完全小学的校长,在当地威信很高,他积极支持组建游击队的工作,学校成了这支队伍的司令部。这对各阶层有很大影响,有的开明地主也起来了。毕家村的武术教师宋中堂带领他的一些徒弟参加了游击队,并热心向参加和支持游击队的青少年传授拳术。以埠落小学为活动中心的唱歌、演戏、练操、学武术、讲游击战术等活动搞得热火朝天。

队伍中唯一当过兵、扛过枪的是陈振麓,就让他当了抗日游击队队长,另一个民先队员王儒林当了指导员。1938年夏天,那时我们已转到另外一支部队,陈振麓不幸得了肺结核,被送回济南老家,终因病重不起,临终还高喊〖BF〗:“〖BFQ〗起来!”1939年秋,也是在另一个部队,王儒林因吃不了苦,脱离了队伍,可能他也觉得不好,一直不和我们联系。在革命道路上有人落伍,有人动摇,这并不奇怪。

但是,我们那批民先队员的大部分人都非常能吃苦,不怕牺牲,表现得很坚定、很坚决。举几个例子:

前面提到过一个女同学叫王桂荣,她出生于一个高级职员的家庭,由于读了很多进步书籍而走向革命。她有个男朋友,是海军学校的学生,热恋着她,因为她要参加崂山游击队,而那个男朋友又舍不得丢掉“锦绣前程”,竭力反对她去参加游击队,谈了好几次都无结果,最后,那个海军学校的学生约她到海滨公园摊牌。那天,她那个男朋友带了一支手枪,威胁说:“如果你不答应,我们就死在一起!”

“你这是愚蠢的犯罪行为,我坚决反对!”

那个男朋友气得再也说不出话来,就朝着王桂荣的影子打了几枪,愤愤地走开了。

这真是两条路线的生死决斗。那个海军学校的学生后来到了台湾,成了将军。但是历史无情地证明:王桂荣走的道路是正确的。王桂荣又名王坚,为此,后来我写过一首诗《王坚》:我要去抗日,谈爱容稍缓。

或同上战场,或一刀两断。

岂能同殉情?那成什么样。

语罢枪声响,对影连三枪。

扭头从此别,各走天一方。

青岛有女儿,王坚名远扬。

1937年11月,“东工委”决定派我到高密去工作。当时,高密县有一个绅士叫蔡晋康,打着抗日的旗号拉起一支队伍——高密抗日游击队。“东工委”的王再天和蔡晋康取得联系,并向项乃光报告了这一情况,“东工委”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搞崂山游击队,一路争取帮助蔡晋康建立一支真正的抗日队伍。为此,“东工委”建立了中共高密抗日游击队工委,由伍志钢(曾任51军工委书记,“东工委”宣传部长)、邹鲁风和我三人组成,伍志钢任书记。于是,伍志钢、邹鲁风和我带领山东大学的周持衡、程恒诗、胡家珍、单勋、李凤、吴〖XC青.EPS;%115%115,JZ;P〗,东北大学的杨战韬、赵书扬,北京大学的张凌等民先队员,前往高密抗日游击队开展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