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瑟尔梅尔(Jaisalmer)古堡雄浑的城墙上落满了鸽子,倏尔飞去,旋即又来,不失时机地撩拨着旅人的欲望。壮阔得让人生畏的大门前就是集市,骆驼、神牛、绵羊、野狗,大摇大摆,走来走去。身着艳丽服饰的摊贩们笑眯眯地兜售他们手中的小玩意儿,穿着白色“裙装”的男士负手款款而来,让人错以为来到了中世纪。
这种服装叫“托蒂”(Totti),用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折叠成结,缠在腰间,长至膝部,甚至长及脚面,看起来就像骑在布上,让人忍俊不禁。英国人叫圣雄甘地为“骑尿布的捣乱分子”,所谓“尿布”指的就是这种似裙非裙的缠腰布。除“托蒂”外,还要着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Gulda)。天冷时,再来条披肩。重要场合,会看到上穿“古尔达”、下围“托蒂”、足踏拖鞋的绅士。
我想进堡,青萍说先找代理咨询沙漠之旅的行程。按照攻略推荐,在城堡大门外找到撒哈拉(Sahara)旅行社。门檐低小,铺面老旧,柜台后面的墙壁张贴着其创始人Bissa先生和Desert先生的相片,都是包着头巾的大胡子,笑眯眯的,让人顿生好感。一天的行程,夜宿沙漠,包含两餐,每人1200卢比。翻看中国游客的留言本,不乏赞誉之词,我和茱萸同意,青萍不置可否。老板奉上几杯茶,叫我们坐下来喝饮用。
但是,巴豆不声不响地跑出门外。未几,他打来电话,声言别家更好。我让茱萸和青萍去看,结果他们认为那家更让人放心。我只好对撒哈拉说:“各人想法不同,真对不起啊!”我有些歉然,想付茶钱,主人表示免费。心里想着,倘有下次,我一定选择撒哈拉。
“奇遇”(Adventuer)旅行社的门脸儿比较光鲜,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白人女子。老板还算热情,对于1200卢比的价格叫苦不迭,正在夸张地诉说他的不幸。茱萸和青萍大抵被整洁的办公室打动,所以改变了想法,而实际服务内容,则不好比较,——除非能够亲自体验两家的服务。可是,我对巴豆这种做法颇有微辞,一方面,我不想花大量的时间去讨价还价;另外,这种悄无声息的行动,会造成矛盾。
离出发还有一个多小时,便到城堡对面的挂着“Monica”牌子的饭馆里用餐。塔利(Thali)就是印度套餐,所有食物放在圆铁盘子里,内置七八个小碗,分别盛放用洋葱、土豆、辣椒、胡萝卜、西红杮、白菜丝等时蔬加咖喱做成的菜品和调味酱,蔬菜里添加大量的混合香料(Masala),主食为薄饼和米饭。薄饼有两种,恰巴提(Chapati)像北方不发酵的葱油饼,富有韧性;罗提(Roti)薄而脆,煎炸而成,张口即破。还有种馕(Naan),皮薄而中空。但是,印度米粒细长,蒸熟后无粘性,其味若“君子之交”。
印度人多以手抓饭,取佐料于米饭内,伸出右手指搅啊搅的,搅成团之后用指尖送到嘴里。据说,印度人永远使用右手吃饭,因为左手不洁,和厕所里的事情有关。我在国内的印度餐馆见过这种吃法,老挝(Laos)也有类似的食相,所以并不惊讶。对于外国人,餐馆会奉上刀叉,他们并不指望老外们能够入乡随俗。
中国人大抵不习惯印度餐,在广州白云机场,碰到前往印度探亲的华为员工家属,大包小包装满了干粮。还有那位拖着巨型箱子的谭姑娘,像逃难般,里面全为食物。
餐馆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像凉白开,看上去甚为洁净,便收起警戒之心,大胆饮用。这是首度享用印度正餐,我还算习惯,只是恰巴提的味道远不及北方葱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