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批评与描述(2)

文学的选择 作者:吴亮


文学,可以说是作家试图用语词来把一种缺乏语词的情境状态创造出来;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座由思想、情绪、意象构成的复杂的建筑;文学作品内部的这些相互交叉的联系,又同外部环境中的政治、经济、道德、民俗等系统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立体的“网络”。因此,面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评论者完全可以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选择不同的角度与侧面,去建立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描述模型。这些各各不同的描述模型是相互补充的,其总和就构成了对某一个文学原型的相对完整的总体认识。但是,这并不是说一切对作品所进行的合理的解释都是等值的。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一切都同评论家本人的各种素养与他洞察事物的能力、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我这几年做编辑的体会,感到无论是作家还是批评家都需要具有力度。评论家的力度,具体说来就是穿透力与爆发力。我们在阅读作品时,首先感觉到的是一个一个接踵而来的形象。这些形象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被联结在一定的“磁场”之中,于是,这些形象本身也就成了不断向外扩展到达其他形象的一种关系。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同实际生活一样,并不是一个一个形象的简单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个部分、各种人物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相互映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缺乏穿透力的批评家,往往将自己的描述仅仅停留在那凡有正常阅读能力的人都可感觉到的一个个单个形象身上。而具有穿透力的批评家,则不仅看到那一个个可感的形象,而且还“看到”那联结一个个形象的“磁场”与“关系”,即把握到艺术作品内在的秩序与意义。我这样说,并不是一概排斥那种专门对作品中的某一个形象进行分析的评论文章。我只是想说明,要分析某一个形象,首先要找准他的“位置”。对一个艺术形象的认识,应该开始于找到与之邻近相关的对象,开始于对“他”与其他形象之间联系的确定。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列出“他”与“他们”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我们所能把握到的“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越多,那么对“他”的认识也就会越充分。而要达到这一深度,就需要评论家具有“于无字处求之”的穿透力。我觉得,你对这个问题还是悟得比较早的。你在去年上半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文艺评论应该运用比较的方法、综合的方法,要用宏观的眼光来研究当代文学,实际上已经从方法论上触及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不过是想补充说明,研究方法问题也不是孤立的。它同批评主体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是否能够运用某种方法,或者是否能够成功地运用某种方法,这就要看批评家本身的力度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