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秦始皇充满传奇色彩的家世吧。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争霸称雄,战火接连不断,这种战争往往是以几个小国联合起来抗击另一个小国的形式出现的,联合起来的国家是否能取得彼此的信任,除了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相互合作之外,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互相将自己的儿孙送到对方国家去当“抵押品”,这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人质”。那时这种做法相当流行,许多国家也就把一切安危放在了这些“人质”身上。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原名叫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秦孝文王的儿子,因其母亲夏姬后来失宠,就被秦孝文王送到赵国做了“人质”。赵、秦两国当时虽是盟友,但之前曾发生过战争,而且是赵国吃了败仗,因此,赵国国王对秦国从内心来讲是很不放心的。为了牵制秦国,他派专人监视异人。
异人与别国送到赵国的“人质”在待遇上有很大差别,因此,他在赵国生活得并不愉快。作为一个落难王孙,他对自己的前途很失望,他深知要回国继承王位是不大可能的,但他身在异国,很想念祖国,有家不能回,这是他的最大苦恼。
就在异人痛苦的时候,到赵国邯郸经商的吕不韦打起了他的主意。吕不韦善于经商,对政治也颇有研究,他决定将赌注压到这个秦国王孙的身上。
吕不韦云游列国,对许多国家上层政权的内幕是很了解的,秦国当然也不例外。话说回来,即使作为一个家财万贯的商人,拿出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来向政治投资也是需要气魄和胆识的。吕不韦在家里反复权衡了三天,最后终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其父是一个土财主,对外面的世事向来不关心,这几年吕不韦在外经商他是一不管,二不问,完全把决定权交给了吕不韦。
吕不韦对父亲说:“这几年我在外闯荡,吃了不少苦,并没有赚多少钱,你在家辛勤经营,也比不上朝廷官人富有,我认为单靠做生意永远也不会出人头地,我们应该另辟蹊径才是。”
他的父亲用惊愕的目光瞅着他问:“你是不是疯了?”
“没有。”吕不韦说,“我很正常。”
“是吗?”他父亲说,“那么你为何说这些话呢?”
吕不韦说:“我说的是真话。”
“真话?我们世代经商、务农,怎么能去干别的行当?”
“如果有比经商、务农更有利的事,我们还是应该去做。”
他的父亲不以为然,低头吸了几口烟,然后漫不经心地吐了一口烟圈,回头问道:“还有这种好事吗?”
吕不韦不正面回答,却问父亲:“你说说耕田种地利有多少?”
父亲回答:“10倍。”
“那么商贾的利有几倍?”
“100倍。”
“如果立一个国王,利有多少倍?”
“那就是无数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