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辩证法的规律在自然中是客观存在的,同样也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一个人在年轻时历经磨难,当时对他可能是一件祸事,但对他将来的人生而言,很可能是一件幸事。磨难会使人变得早熟,磨难会塑造人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性格,而这些都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之为大丈夫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先忍受逆境的煎熬,然后才能成大事。
秦始皇少年时在赵国的经历可谓是他的一笔宝贵财富。在秦赵相恶的岁月里,父亲子楚在赵国当人质,嬴政的诞生并未给他们带来多少欢乐,反倒成了一个累赘。在嬴政出生的前一年,秦军坑杀赵兵四十万于长平,极大地震惊了赵国上下。赵人那一双双喷火的眼睛,恨不得把嬴政一家吞掉。嬴政全家的处境可想而知,随时有丧生的可能。多亏吕不韦的庇护,他们才死里逃生。后来赵国要追杀子楚,吕不韦带着子楚逃回了秦国,而这一逃,虽然保全了子楚,却使嬴政母子的生活更加艰难。
嬴政在邯郸生活了八年。在这里,战争、饥饿和仇恨,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一方面,周围人仇恨的目光以及虐待使他变得孤僻、冷漠和寡言;另一方面,他也学会了默默忍受,并用同样仇恨的目光去看待这个缺乏温情的世界。他变得自卑又自傲、冷酷又狂热,并具有强烈的复仇欲望。
周围的邻居都十分蔑视赵姬这个嫁给秦国人、又被秦国人抛弃了的女人,他们把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愤全都发泄到这对母子身上。看到这个女人过去的骄奢淫逸,再看到她现在的狼狈潦倒,人们心里生出一种恶毒的快意。他们对她恶言相向,用各种办法加以羞辱。面对人们的欺侮,他们母子不敢有半点反抗,只能把泪水吞到肚子里,他们知道,若不忍受这一切,更大的灾难马上就会降临。赵国当局早已把他们列入镇压之列,若不是赵姬娘家帮助他们东躲西藏,恐怕他们早就被处死了。
嬴政是人质的儿子,每当他走在邯郸街头,到处都有谩骂声,更有甚者,有人抓起羸弱的小嬴政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成为众人发泄怒气的对象。
嬴政跟着母亲赵氏,孤儿寡母的,在那个社会,何以为生?母亲沦为娼妓,靠一点微薄的施舍勉强度日,往往有了上顿没有下顿,所以造成了幼年的秦始皇身体发育极不正常,这是艰苦生活的烙印。
对嬴政来说,幼年的这番磨难是幸运还是不幸,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历史似乎在用独特的方式有意地塑造他,将他塑造成一个刚毅、果敢、不屈不挠的铁血君主。他并没有被苦难的生活吓倒,而是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能忍得今天的奇耻大辱,他日必有一番图谋。后来他打败赵国后就开始对昔日仇家进行清洗,毫不手软。
阅读启示
苦难并不完全是人生中的一件坏事。少年时候经历的磨难,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一个人的品格,就像一棵幼苗,多经历风霜雨雪,它才能茁壮成长。秦始皇少年时的不幸生活给了他许多教育,使他养成了隐忍的坚强性格,这为他后来韬光养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