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就是当代艺术(4)

空,欢喜:扯一扯当代艺术 作者:胡赳赳


故王国维《人间词话》对艺术创作有“境界说”,山底、山腰、山顶的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风景已经是最美的了,但“远近高低各不同”,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境界说”之外,我提倡“艺术的教养”。艺术的教养,不同于安迪沃霍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能做十五分钟名人”。木心说:“人,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艺术的教养,与美学家朱光潜所认为的艺术的审美有相通之处,它是纯然而然的,无功利性的,以直觉直达事物的本质,最终与事物交融为一体。这也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引用而言的“无目的的目的性”。另外,这也是蔡元培所大力提倡的“美育替代宗教”。什么是人间宗教,艺术就是。为什么人在美术馆、剧场、书店能变得安宁下来,因为它部分的替代了教堂的功能。人们徜徉在这些场所,取得超然物外的游历经验,进入一种审美的生命意识状态。这种生命意识是恍惚的,它不用你变得虔诚而迷信,而自然有净化身心之功效。

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极容易让南郭处士来滥竽充数。而“人人能当十五分钟名人”,本质上又是功名思想在驱动。不若艺术的教养来得好,坐卧立行,皆有礼数;洒扫庭除,皆懂应对;诗画酬唱,皆能敏制。人心陶醉在天地间,顺应时节天地,“宇宙大千皆是自家心地,牛角微尘无非佛门性天”,有这份教养,自然能入宗教门庭,修禅问道,自然也不是问题。艺术代宗教,蔡先生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艺术入宗教。艺术代宗教,是暂且的法子,是现阶段的权宜之计,最终是艺术入宗教的。艺术广摄一切学术,即一念摄万念;艺术入宗教,即一念入无念。

如果再深入一步,提倡“艺术的教养”,也是权宜的法子。更准确的说法是“艺术即教养”。因艺术之熏习,得种性之真谛,从而触类旁通,体察世间万情,不过是一场“欢喜的空无”。

天地相交,万物有情。人情世故,最终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无非“交情”二字。

“仁”、“义”皆是阴阳相交所产生的“交情”。触缘则交,有种即生情。艺术的自为天地,是以人的方式,与天地发生沟通,认清自家本来面目,也就是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认识你自己”。

人的艺术,超不过梁漱溟先生所言三圈层: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可以将其转化为人的三个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专业属性。有时,艺术家往往将艺术的专业属性发挥到极致;社会属性也能呼风唤雨,整合社会资源;但常常未能扪心自问,忘了人的根本属性是自然属性,这个自然属性就是王阳明所讲“良知”,也是“人格”的表现。只有在自然属性中,才是心之体性之本,由自然属性生发,才有社会及专业属性。自然属性,即“初心”。人首先是个自然人,其次才是个社会人,最后才是个专业人。老子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之在损,就是回到初心,从专业人回到自然人的状态,否则极不小心就会变成巧取豪夺的职业动物,变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从而有违艺术的本质。

调动七情六欲的艺术,是往外放;必须要往回收一下,使心向外驰后,回到自己的本位上来。此前,我说凡是调动七情六欲、使人心向外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凡是让人收心、向内寻找的艺术,都是好的艺术。此语独断,有失偏颇,但我仍思忖,艺术的外放,仍要回收,否则,变成各执一端,外和内需统一。真空生妙有,妙有发挥了之后,仍要回到真空。虽然是一场空,但也是一场欢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